第165章 他終於看清了那女子的容貌(2 / 2)

毛敏仲所處的南宋末年,政治環境複雜動盪。

他恥事異國,為了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情趣,

透過創作此曲來撥弄雲水,樂道避世,模擬樵歌之意,以招同志。

全曲貫串一個主題音調,以首段吟唱性的音調為原型,

透過移位及不同音區節奏變化、調式轉換與展衍等手法貫穿全曲。

節奏豐富多變,透過節奏的張弛來營造不同的音樂氛圍。

比如在表現漁舟盪漾、漁人勞作等場景時,節奏較為明快,

而在描繪江天寧靜、漁人閒逸的畫面時,節奏則趨於舒緩。

演奏中運用了多種指法,如散音、泛音、按音等。

像第四段用散音奏出深沉有力的音調,

而第八段再現時採用泛音彈奏,顯示出一種飄逸的意趣。

透過不同指法的運用,使得音色豐富多樣,

時而深沉厚重,時而清脆明亮,

彷彿能讓人聽到江水的流淌、漁舟的划動、漁夫的歌聲等各種聲音。

“欸乃”是船伕拉縴的號子聲,在樂曲中以不同形式先後出現,

巧妙地營造出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意境,

讚頌了大自然秀麗的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賞的情緒。

樂曲表達了視名利若敝屣,寄情山水的情趣。

旋律中透露出一種遠離塵世喧囂,在山水間悠然自得的心境。

能把《水仙操》彈出極盡憂抑悲憤之情,莫不是你也看出大明已瀕臨末世?

接著又彈奏《漁歌》,難道是你預見到異族又將入主中原嗎?

你若真的恥事異國,有心歸隱山林,又為何要讓兒子投效清廷呢?

難道是滿清入關以後,你覺得大勢已成,不可逆轉,

為了減輕異族朝廷對漢族百姓的壓迫,才不得不讓兒子出仕清廷,

以便盡最大的努力,去改變清廷的民族壓迫政策嗎?

想到這裡之時,李國助離那撫琴女子只剩下十幾步的距離,琴曲的演奏也已接近尾聲。

他終於看清了那女子的容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