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那以後,我在這裡就叫廉司南了(1 / 2)

李國助沉吟片刻,突然抬頭對趙貞雅道:“貞雅姐,麻煩你幫我取筆墨來。”

“誒,慢著,我這裡有筆。”

趙貞雅應了一聲,剛要轉身,考克斯卻突然開口阻止。

只見他開啟公文包翻找了一陣,突然取出一個小拇指粗細的紙卷遞給李國助。

李國助接過來一看,卻見那紙卷是羊皮紙,有一小段又黑又硬的東西從紙卷一端突出,

卻原來是一支鉛筆。

鉛筆據說是起源於古羅馬時期。

李國助對此深表懷疑,但也懶得去找證據反駁,總之不人云亦云就行了。

早期的鉛筆只是一根簡單的石墨棒,很容易弄髒手和其他物品。

1564年,英國發現了大型石墨礦,這對鉛筆的發展是一個重要契機。

當時的石墨礦純度比較高,人們把石墨切割成細條,用於書寫和繪畫。

但是,這種石墨條依然比較脆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開始嘗試把石墨條用繩子或羊皮紙包裹起來。

這就更接近現代鉛筆的外形了。

這種包裹的方式可以防止石墨條折斷,也便於攜帶和使用。

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貝兒從義大利的石墨礦中精選出優質石墨,

經過特殊工藝製成了一種硬度合適、書寫流暢的石墨筆芯,並且用木頭包裹,

這就是現代鉛筆的雛形。

他還成立了自己的鉛筆製造公司,使得鉛筆的生產逐漸商業化。

1812年,美國人制造出一種大小適合鉛筆芯的木條,

將鉛筆芯和其黏合在一起,製造出了第一代鉛筆。

這種鉛筆在外形和使用方式上已經和現代鉛筆非常相似了。

總之,考克斯給李國助的這種用羊皮紙包裹的鉛筆還是非常原始的那種,

跟李國助畫圖紙用的炭筆有異曲同工之妙,卻要名貴不少,畢竟是用羊皮紙包裹的。

而李國助用的炭筆是用繩子纏裹的木炭條。

李國助也沒打算裝不知道,並沒有明知故問這是什麼,

直接提筆在三浦按針那張蒸汽機的草圖上寫下“威廉亞當斯”五個大字,說道:

“老師,您的英文原名,用漢字寫出來,就是這五個字。”

“它們在中國都有人當做姓氏使用,只是威、亞、當、斯都是很稀有的姓氏,”

“只有廉算是一個大姓,並且還有正直、剛直、品行方正、不貪不暴、廉潔奉公之意。”

“此外,在大明的一些歐洲傳教士也都有漢姓漢名,用的姓還都是大姓。”

“比如利瑪竇、金尼閣、龐迪我等。”

“所以我強烈推薦您以廉為姓。”

“至於名嘛,我建議您還是沿用領航員的意思。”

“只是‘按針’是日本對領航員的稱呼,中國稱領航員為‘舟師’或者‘火長’。”

“此外‘司南’也可以表達領航的意思。”

“所以我推薦給您的漢姓漢名是,”

“姓廉、名舟師、字司南,您看如何?”

“廉舟師、廉司南……”

三浦按針如含英咀華般,念著這名和這字,突然滿意地點頭道,

“很好,我很喜歡這個名字,謝謝!”

“誒,舟師做名不好,還是以司南為名,舟師為字吧。”

李旦突然開口提出反對意見,並補充道,

“廉舟師、廉舟師,怎麼聽著都像是船上人之間按姓和職位的敬稱,不像名字。”

“啊對對對!”李國助連忙附議,“那老師就叫廉司南,字舟師!”

“好!”三浦按針含笑點頭,“那以後,我在這裡就叫廉司南了。”

“恭喜!恭喜!”

李國助連忙祝賀,並笑問道,

“那按針……哦不,是廉老師,您想好蒸汽機的用途了嗎?”

不怪李國助會這麼問。

畢竟最早投入實用的塞維利機,就是被當做礦場抽水機發明的。

後來的紐科門機也是如此,並且在長達60年的時間裡一直都沒有改變。

直到瓦特發明了曲柄連桿機構和雙向汽缸,才讓蒸汽機走出了礦場。

然而廉司南卻像是還沒有考慮過蒸汽機的用途。

“誒……這我倒是還沒考慮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