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要在明末的條件下,降低酒精生產的成本,並提升其產量到足以作為工業生產機器燃料的地步,還是非常困難的。
最重要的是,李國助很清楚實用型燃氣輪機是不可能在17世紀實現的。
因為燃氣輪機最理想的燃料是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氫氣等氣體燃料,而不是酒精。
這可不是現在的技術條件能開採和儲存的。
此外,燃氣輪機的工作溫度和壓力也極高,遠非明末的技術條件所能滿足。
燃氣輪機的燃燒室溫度可以達到1000 ~2000攝氏度。
因為其燃燒過程需要產生足夠高能量的燃氣來驅動渦輪高效旋轉。
燃氣輪機進氣口的壓力也較高,經過壓氣機的壓縮作用,空氣壓力能大幅提升。
在明末的條件下,能夠實現的熱機只有蒸汽機。
蒸汽機的蒸汽溫度和壓力相對較低。
傳統的蒸汽機蒸汽溫度只有幾百度左右,壓力也只有幾個到幾十個大氣壓。
這是因為過高的蒸汽溫度和壓力對鍋爐和汽缸等部件的材料要求極高,
早期的材料技術難以承受像燃氣輪機那樣的高溫高壓環境。
李國助之所以放任三浦按針去研究這樣一個毫無希望的專案,
是因為燃氣輪機與蒸汽機都屬於熱機,工作原理和技術指標上有許多重合之處。
他希望三浦按針在研究燃氣輪機中遇到困難時,能夠變通地想到用蒸汽代替燃氣。
畢竟蒸汽的上升現象和做功現象都比燃氣的相同現象更容易被觀察到。
而且蒸汽機的鍋爐、氣缸、活塞等部件的技術要求,
也比燃氣輪機的壓氣機、燃燒室、渦輪等部件的技術要求低得多。
本來李國助完全可以巧妙地引導一下三浦按針,幫他把研究方向轉到蒸汽機上。
但他並不打算這麼做。
因為他想驗證一下“西方偽史論”中關於蒸汽機出處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