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助循聲一看,卻是林福回來了,手裡還拎著四個布包。
他喘著粗氣,可見是奔跑著爬上山來的。
“你急什麼呀,慢慢爬上來不就行了嘛,又沒人催你。”
李國助啞然失笑地調侃道。
林福低頭一笑,也不忙回懟,待喘勻了氣,才突然把四個布包往李國助面前一遞,說道:
“這是炸膛火炮的碎片,每門炮一個包,你到底看不看呀?”
“給我看看!”不等李國助接包,翁翊皇突然伸手過來要包。
林福便順手把四個布包遞給了他。
翁翊皇把四個包一字排開地放到地上,逐一開啟觀察了片刻,突然起身笑問林福:
“你記哪個包裝的是哪門炸膛火炮的碎片了嗎?”
“記了,包上都有標記。”
林福說著,就要指給他看,翁翊皇卻突然抬手製止道:
“誒,你先別說!”
“我能說出哪一包裡的碎片是哪一門炮的,你信不信?”
“我信你個鬼啊!”林福翻了個白眼,“吹牛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林福跟翁翊皇也算是老熟人了,所以根本不會客套,心裡想什麼往往就直接說出來了。
翁翊皇自然也不會生氣,只是輕笑一聲,沉默以對。
“翁叔沒有吹牛。”李國助突然說道,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我也能說出來。”
“不可能!”林福瞪眼道,“你倆可別誆我。”
李國助輕笑一聲,也不搭理他,自顧自地俯下身去,挨個檢視起了四個包裡的碎片。
片刻之後,他把手裡的碎片丟回包裡,順手一指那個包,說道:
“這包碎片屬於第一輪第五次試射時,炸膛的那門鐵模鑄炮!”
林福趕忙翻開卷起的袋口,看自己做在包上的標記,看見上面寫了個“5”,不由驚道:
“咦,對了!不會是蒙的吧?”
李國助教過林福如何計算經緯度,自然也就教過他阿拉伯數字。
所以他才會在布包上用阿拉伯數字做標記。
這種布包就是平面剪裁的麻袋式樣,空的時候,攤平了也就差不多是一張A4紙那麼大。
當裝的東西少的時候,要開啟到可以輕鬆取出裡面東西的地步,就得把袋口捲起來。
這麼小的袋子,當然不可能裝下一整門炮的碎片,
林福只是把殘留在原地的碎片每門撿了幾片裝來給大家看看。
所以袋子裡還是比較空的。
而林福留的記號已經被翁翊皇在開啟包裹的時候無意間給捲起來了。
因此若非像林福剛才那樣刻意去翻開來看,別人是不可能看到標記的。
即使看到了,也未必就能理解其所代表的含義。
所以李國助絕不可能是根據林福做的標記做出的判斷。
見林福懷疑他是蒙的,李國助輕笑搖頭,也不辯駁,直接把指尖移到左邊第二個布包上,淡淡地道:
“這包碎片屬於第四輪第二次試射時,炸膛的那門泥模鑄炮。”
林福趕忙翻看那個布包上的標記,看見上面寫著數字“17”,不由瞪大了眼睛:
“又對了!這怎麼可能?”
李國助這次連笑都懶得笑了,直接把指尖移到左邊第三個布包上,說道:
“這包碎片屬於第一輪第一次試射時,炸膛的那門鐵模鑄炮。”
林福趕忙翻看那個布包上的標記,看見上面寫著數字“1”,直接震驚了:
“小少爺,你真是神了啊!”
至此已經可以確定,布包上的標記指的是,對應的火炮是在第多少次試射時炸膛的。
李國助嘴角一揚:“最後一個包裡的碎片,屬於哪次試射時炸膛的炮,應該不用我再說了吧?”
“不用了,不用了。”林福連忙搖手,認真地問道,“小少爺,你是不是有什麼秘訣啊?”
李國助嘴角一揚,隨手從1號包裡取出一塊碎片,指著邊緣說道:
“你看,這塊碎片的斷口呈白色,說明它是白口鑄鐵。”
“這種鑄鐵很脆,幾乎沒有韌性,所以很難承受火藥爆炸時的衝擊力。”
“再加上這鑄鐵裡的氣孔也很多,炮管又不夠厚,所以它就是第一個炸膛的。”
林福聽的似懂非懂,主要是李國助剛才說白口鑄鐵和灰口鑄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