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成本也相應較低。
從原材料角度來看,灰口鑄鐵的原料主要是生鐵、廢鋼和少量的合金元素。
這些原材料價格相對較為穩定,並且獲取比較容易。
基本上,只要有合適的原材料,並控制好鐵水的溫度,及模具的強度、導熱性、透氣性等,就能以較高的機率產出灰口鑄鐵。
所以18世紀工業革命期間,灰口鑄鐵就已能被穩定批次生產,並很快成為鑄炮主材。
但其實不用等到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中國悠久的鑄造工藝傳統,
17世紀初就算不能穩定批次地生產灰口鑄鐵,卻也不難使其產出率超過50%。
所以李國助現在就企圖引導翁翊皇去探索球墨鑄鐵和可鍛鑄鐵,實在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還不如引導他儘快找到能大機率產出灰口鑄鐵的方法。
這樣就足夠使中國的鑄炮技術領先歐洲一個世紀了。
果然聽了李國助的話,本來還處在興奮狀態的翁翊皇馬上就露出了難色,為難地說道:
“誒,這個嘛,我覺得還是先找到能比較穩定地產出灰口鑄鐵的方法更現實一點。”
“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就算我找到了比灰口鑄鐵更適合鑄炮的生鐵品種,”
“也未必能找到穩定生產它的方法呀,你說是不是?”
李國助略一沉吟,馬上就想通了其中的道理,便點頭笑道:
“翁叔言之有理,是我太著急了。”
說到這裡,他又停下來想了片刻,說道,
“目前,已經可以基本確定,砂模鑄造是比較容易產出灰口鑄鐵的鑄造方法。”
“所以接下來,我認為翁叔應該從砂模鑄造工藝牽扯到的所有方面著手探索,”
“比如有意改變砂模的強度、透氣性、散熱性,採用不同品質的鐵礦石進行熔鍊,用不同溫度的鐵水進行澆鑄等。”
“透過大量這樣的對比實驗,就一定能夠摸索出穩定產出灰口鑄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