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建奴犯邊之時,也不可能擄掠老人,多半是見到就殺了。
絕大部分奴隸也不可能活到老年,就算勉強活到了,也只有死路一條。
那些野蠻人連自己的老人都養不起,又怎麼可能養活奴隸的老人?
兒童雖然有幾年沒法幹活,但養到四五歲基本上就可以幹活了。
何況吃的也不多,所以奴隸主也還是允許奴隸繁衍後代的。
別說原始部落的奴隸,甚至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都出現過四五歲的童工。
這類童工主要乾的是清理煙囪的工作,因為只有兒童的身材,才能鑽進煙囪裡。
未來的永明城邦居民肯定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畢竟這裡冬季漫長,取暖是剛需,難免會產生清理煙囪的需求。
為了避免未來的永明城邦出現童工,李國助還特意讓永明學會成立了供暖技術委員會,專門負責研究避免清理煙囪的辦法。
因為左右只有十個兒童,虞明珠便主動擔負起了教育他們的職責,也算是為相公分憂了。
這些人從庫雅喇部來到永明要塞,簡直是從地獄來到了天堂。
不但一下從奴隸變成了自由人,生活條件得到了質的飛躍,連子孫後代也有了受教育的機會。
所以他們都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願意為南海邊地公司拋頭顱灑熱血。
目送金順姬的背影消失在樓梯拐角,李國助才轉身朝陳勳的辦公室走去。
……
1617年4月3日,萬曆四十五年丁巳蛇年二月廿八。
李國助率領仁王號,及兩艘擁有20門中型艦炮的老閘船駛出了金角灣。
兩天前,他把建設柞蠶場的任務交給了陳勳,並寫了一份書面的改造方案給他。
陳勳看過後,胸有成竹地向他保證,一定可以完成顏思齊的囑託。
於是他就把出發日期定在了3號,只給了自己一天的準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