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助翻了個白眼,顯然覺得這個問題很傻,但還是耐心地答道:
“因為離朝鮮太近,等不到要塞建成,人家八成就會把咱們當成海寇,派兵來剿呢。”
李旦倒是絲毫不介意李國助那明顯帶有嘲弄意味的表情,反而深以為然地點頭道:
“嗯,有道理。”
“還有就是那一帶有個東海女真的大部落,朝鮮稱之為骨看兀狄哈。”
李國助縮了縮脖子,又抿了抿嘴,聳眉道,
“偏偏他們佔的地方還是那一帶最好的,你說氣不氣人。”
“哦,那地方好在哪裡?”李旦饒有興趣地問道。
“是一片深入陸地的海灣,被兩個半島扼住灣口,”
李國助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骨看兀狄哈部落的寨子就建在右邊的半島尖端,”
“不但三面環海,冬季海水還不結冰,端的是易守難攻啊。”
說到這裡,李國助無意間看見茶几上放的紙筆,
突然提筆在紙上畫了一個簡略的地形圖,大致勾勒出了摩闊崴海岸線的輪廓,
還在上面畫圈,標出了骨看兀狄哈部落水寨的位置。
然後他捧起這張簡易地形圖,遞給李旦,說道:
“大概就是這樣。”
李旦接過地圖,仔細看了片刻,點頭道:
“嗯,確實是個好地方啊……”
他沉默片刻,突然湊近李國助問道,
“既然是個大部落,那人丁應該是比較興旺的吧?”
李國助卻抿住嘴憋笑,歪頭道:“還算興旺吧,撐死也就兩千人。”
“啊?”李旦都驚呆了,半晌才道,“這、這也能叫大部落?”
“那你以為呢?”李國助歪頭一笑。
李旦眉頭輕蹙,雙唇微抿,挺直身體,一聲悠長的“嗯”從喉間緩緩溢位。
那短暫的瞬間,時間彷彿都為其沉吟而停駐。
片刻之後,他突然又把臉湊近李國助,神秘兮兮地道:
“要不咱們找個機會花錢把他們的人都僱了,把地也給他徵了。”
“在他們水寨的位置重建一座稜堡要塞。”
“這樣以後,咱們在冬天就也能出海貿易了。”
李國助奸笑著點了點頭:
“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不過這件事不能操之過急,還得從長計議。”
“至少得等到咱們有五萬人口的時候再說。”
“嘶,這是為何呀?”
李旦坐直身子,雙手抱胸,皺眉歪頭地問道。
李國助也坐直身子,如指點江山的大將一般侃侃而談起來:
“西邊從豆滿江口到率賓江口之間的沿海地帶,我都已經勘察過了,”
“從南到北約有大大小小十四五條河流,其中有六條水量較大且流入大海的。”
“我們至少可以從南到北,在其中六條河的入海口建六座沿海的稜堡化城鎮。”
“這樣我們就能在這六座城鎮裡架設水輪,開辦各種水力工廠,”
“比如水力磨坊、水力紡紗廠、水力紡織廠、水力兵工廠等等。”
“南邊四座城鎮位於暖水港區,冬天可以對外通航。”
“北邊兩座城鎮位於半凍港區,冬天船隻無法通航。”
“我們可以在這六座城鎮之間建設沿岸道路,並沿路廣建風車。”
“這樣在冬季,我們就可以把北邊城鎮的貨物透過沿岸道路運到南邊的城鎮,”
“再透過海路運到朝鮮、日本、甚至南洋各地去售賣。”
“反過來,也可以把海路運來的物資,從南邊的城鎮透過沿岸道路運到北邊的城鎮。”
“同時沿道路建設的大量風車一年四季都可以順路為客商提供原料加工服務。”
“特別是在冬季河水冰封,水力機械無法運轉之時,這些風車就顯得更加重要。”
“南邊那四座城鎮,以後將會是永明城邦的陸上門戶,”
“防禦力肯定是六座城鎮中最好的,畢竟是終年都有大海作為天險嘛。”
“北邊兩座城鎮所在地區地勢從南向北逐漸走高,且丘陵密佈,”
“以後就是山蠶場集中的區域,咱們的生絲以後就由這一帶生產供應。”
“因為依山傍海,這兩座城鎮的防禦力就算是在冬季也不會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