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漢奴貿易(1 / 2)

顏思齊看著多筆交易達成,基本確定了所有商品的交換比例,

便在通譯的協助下,又與加哈禪聊了一陣。

李國助沒有下船,從交易開始就一直站仁王號的船尾,觀察整個交易過程。

李旦、趙貞雅、虞明珠也跟他在一起。

當顏思齊與加哈禪再次開始交談時,他就在觀察加哈禪的反應,

發現加哈禪在整個交談過程中,有過兩三次臉色變差的情況,

應該是顏思齊提出了什麼讓他難以接受的要求。

看著他倆在通譯的協助下,交談了將近一個小時,

顏思齊突然對加哈禪拱了拱手,就轉身走上了仁王號停靠的棧道。

“顏叔要來彙報了,咱們過去接接他。”

李國助說著就轉身走向船停靠棧道的那一側。

“大哥、賢侄,他們部落裡果然有漢人奴隸!”

顏思齊一登船,就對迎上來的李旦和李國助彙報起來,

“但他們不願意賣給我們,說是需要漢人奴隸幫他們種地,”

“他們的糧食本來就不能自給,自己又不會種地,”

“如果沒了漢人奴隸,他們就只能靠買糧度日了。”

李國助臉色頓時一沉,問道:“他們手裡的漢人奴隸都是從哪來的?你問了嗎?”

顏思齊肅然回道:“十有八九都是從豆滿江中上游的兀良哈人那裡買的。”

李國助臉色陰沉地點了點頭,又問道:“那兀良哈人手裡的漢人又是從哪來的?”

顏思齊臉色看起來也不好,回道:

“少數是他們自己偷偷從遼東擄來,更多的是從建奴手裡買的。”

李國助沉默了,低著頭半晌都不吭聲。

這幾個問題,都是他叮囑顏思齊問加哈禪的。

他前世偶然看到過一篇關於庫雅喇人的論文,

裡面就說庫雅喇部落裡有漢人奴隸在為他們種地。

這種現象並不是在明末才出現的。

根據朝鮮方面的記載,這種情況甚至可以追溯到正統年間,

那可是15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時候!

因為兀良哈、吾都裡、骨看兀狄哈都是朝鮮北方的藩胡,

所以朝鮮對他們的記載比明朝官方要詳細很多。

在朝鮮《李朝實錄》裡,

最早記載骨看兀狄哈部與其他部落爭奪奴隸、牲畜、財富,是在正統二年(1437年)。

最早記載骨看兀狄哈部裡出現漢人奴隸,也是在明正統二年。

最早記載骨看兀狄哈從事農耕,是在明正統七年(1442年)。

但這只是書面上的記載,實際上還可能出現的更早。

“哦,對了,還有個事必須說一下。”

見李國助遲遲不開口,顏思齊突然說道,

“他們想跟咱們買糧。”

“那你怎麼說的?”

李國助立即抬頭問道,目光竟然有些森冷。

顏思齊看的心中一凜,愣了片刻才說道:

“我說,我不清楚有沒有餘糧可賣,得去問下戶官。”

“嗯。”李國助點了點頭,目光變的柔和了些,“讓我想想。”

這一想差不多就是一刻鐘。

李旦實在是等不住了,便小心翼翼地問道:

“兒子,什麼事讓你想這麼長時間?”

“咱們糧食很富裕,賣一些給他們又有何妨?”

李國助苦笑搖頭,也沒搭理李旦,而是抬頭對顏思齊道:

“顏叔,你去跟加哈禪說,想要糧食可以,但必須拿漢人奴隸來換。”

“只要他們肯做這筆買賣,我們保證他們的部落以後再也不會缺糧。”

顏思齊皺眉,遲疑地說道:

“這不妥吧,他們部落撐死也就兩千人,漢人奴隸又能有多少?”

“總不能換這麼一次,就讓我們養他們全族幾百年吧?”

“那當然不行!”

李國助斬釘截鐵地說道,然後自嘲地一笑,

“怪我沒說清楚,我的意思是,要長期跟他們做漢奴貿易。”

“漢奴貿易……”

顏思齊一臉凝重地念著這個詞,顯然這個詞讓他覺得不舒服,

但他並沒有發表異議,反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那就得定個標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