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弓。
下力弓手能開60斤的弓。
明代的120斤約為現代的144斤,也即72千克。
明代的96斤約為現代的115.2斤,也即57.6千克。
明代的60斤約為現代的72斤,也即36千克。
虞明珠淺笑嫣然,對張弘福身道:“久聞弘哥力大無窮,為何不用虎力之弓?”
張弘憨笑撓頭道:“我其實並不善射,不過就是拿來打熬筋骨罷了。”
“沒想到,你居然還有功夫!”
李俊臣突然湊上前來,一臉驚喜地道。
虞明珠見是李俊臣,當即紅著臉低下頭,抿嘴偷笑。
她揹著手,亭亭玉立,身體在微微地左右扭動。
李俊臣見她不吭聲,也沒有追問,反倒靜靜地看著她,像是有點痴了。
好你個李俊臣,敢讓少爺吃狗糧!
嘿嘿,今天非得讓你出個糗不可……
李國助這樣想著,便開口道:
“你教他做了半個月的燈籠,難道就沒問過她嗎?”
“他爹可是抗日援朝的英雄呢。”
周圍的人頓時發出悠長的哦聲,全都燃起了八卦之火。
“誒,你什麼時候還教她做過半個月的燈籠啊?我們怎麼不知道?”
楊天生突然笑問。
這小子雖然好色,但李國助至今卻沒發現他有泡二十個朝鮮少女中任何一人的跡象。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兔子不食窩邊草嗎?
“天生哥,你就別裝了,我們學做燈籠的時候,材料可都是找你支取的。”
虞明珠在李俊臣面前犯花痴,不敢說話,倒是敢跟楊天生調笑。
“誒,材料都是你們自己來要的,我還以為是顏大哥吩咐你們做燈呢。”
說到這裡,楊天生朝李俊努了努嘴,
“誰能知道,是他教你們做的呢。”
“你小子可以啊,把妹把的不動聲色,連我這個歡場老手都自愧不如啊。”
李俊臣只是低下頭,尷尬地笑了笑,並沒有出言否認。
“誒,你小子,這不吭聲可就是預設了啊!”
李旦突然指著李俊臣一本正經地說道,然後又環顧四周朗聲道,
“兒郎們,要不咱們趁過年的時候,順便再辦場喜事吧。”
“你們說,好不好?”
“好!”眾人齊聲大叫,聲震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