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國助看來,他甚至是一種嚴重遲到的發明。
但相比之下,依據走馬燈原理髮明的燃氣輪機,就遠遠不是這個時代的條件所能實現的。
16世紀50年代,義大利工程師達芬奇曾利用壁爐中的煙氣來轉動葉輪。
但這跟走馬燈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依然只是玩具。
1791年,英國工程師巴伯利用熱力迴圈知識,科學地描述了燃氣輪機的工作過程。
1872年,德國工程師施托爾策設計了首臺燃氣輪機,但無法脫離發動機獨立啟動。
1905年,法國科學家勒梅爾和阿爾芒哥也對燃氣輪機的設計進行了一些探索,
雖可對外輸出功率,但因效率極低而無法投入實用。
1920年,德國工程師霍爾茨做成了第一臺實用的燃氣輪機,效率可達13%,
卻存在只能間斷爆燃等諸多問題。
1939 年,瑞士製成了4兆瓦發電用燃氣輪機,效率達18%,
標誌著第一代實用型燃氣輪機的誕生。
所以李國助真正希望三浦按針實現的,其實只有熱氣球。
至於他在實現燃氣輪機上的努力肯定是要落空的,
但或許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果能對蒸汽機的發明起到推動作用。
三浦按針也是擁有敏銳直覺的人,能感覺到李國助的話有一定道理,便有些遲疑了。
李國助趕忙趁熱打鐵,祭出殺手鐧:
“我給未來的永明城邦設計的專利制度,將是世界上最好的專利制度。”
“只要發明能服務於社會,發明家不僅可以獲得為期15年的專利,還可以立生祠!”
“生祠是一種用於供奉活人的神廟,祭祀物件是對社會有突出貢獻,並依然在世的人。”
“供奉發明家的生祠,兩成收入歸神職人員,八成收入歸發明家。”
“與為期15年的專利相比,生祠的收入是終生的,甚至可以被髮明家的後代繼承。”
“老師,難道你不想做一個神一樣的男人嗎?”
三浦按針仍然沒有馬上回應李國助,也不知是在遲疑,還是沒理解李國助的話。
“上帝啊!誰能拒絕這樣的利益和榮耀呢?”
考克斯眼神火熱地看著三浦按針,鄭重地說道,
“亞當斯,如果這樣的榮耀你都不要,那就讓給我吧,我來實現這兩項發明!”
三浦按針沉默片刻,終於鄭重其事地對李國助鞠了一躬,中氣十足地說道:
“我願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