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鞠了一躬,
直起身的時候,卻又一臉“奸笑”地說道,
“那如果我幫貴公司引進的所有技術的總價值超過了兩成呢?”
“小少爺會怎麼處理這種情況?”
切,就憑你們那點技術優勢,我怎麼就不信呢……
李國助腹誹,面上卻溫和地笑道:
“那可真是求之不得!真要到那時,我當然會提高技術股的份額,最多可達三成!”
考克斯驚得倒吸一口涼氣,失聲道:
“上帝啊!我從沒見過像您這麼重視科技的老闆。”
“請你放心,我一定會盡我所能,幫南海邊地公司引進歐洲技術人才的。”
“當然,南海邊地公司若能儘快拿出受歐洲和日本市場歡迎的大宗進口商品,”
“必將會使我的努力更加有效,更加事半功倍。”
看把你激動的,我這三成技術股可不見得都能被你帶來的歐洲技術給佔去呢。
以我們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只要有重視科技的政策導向支援,
這點小小的差距,用不了二十年就能全部趕超!
李國助心裡這麼想著,面上卻含笑點頭:
“也請考克斯先生放心,我們南海邊地公司定不負所望!”
考克斯其實也很不容易,
作為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駐在日本的商務負責人,他算得上是鞠躬盡瘁了。
然而總部對他的各種申請,幾乎總是置若罔聞,致使英國商館錯失了很多開拓東亞市場的契機。
胎死腹中的琉球商館是一個例子,這次同樣也是一個例子。
倘若英國東印度公司總部多少能在意一點考克斯的意見的話,
他又怎麼可能沒錢出資入股南海邊地公司呢?
所以技術入股應該是考克斯個人萬般無奈之下的選擇,
未必就是東印度公司總部的授意。
如果是這樣的話,李國助就更沒必要擔心南海邊地公司會被外資控股了。
比起東亞海域的利益,英國東印度公司顯然更在意印度洋的利益。
畢竟在印度洋,他們可以搶劫,而在東亞海域,他們只能本本分分地做生意。
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大明、甚至連日本都不是他們能低成本搶劫的物件。
李國助正是看重了這一點,才會選擇英國作為歐洲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