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購入。
1615年9月,平戶方面開始考慮將琉球作為穩定的貨源市場。
28日,威克姆在致萬丹方面的書信中提出,將利用最佳手段於琉球設立商館,以保證所需商品的供給。
然而,事情的進展遠非預想順利。
10月,威克姆向英國東印度公司總部陳述了琉球市場的重要性,指出該地有大量龍延香、糧食及其它商品可在日本銷售,希望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援。
對此,公司並沒有給予任何回應。
1616年2月,考克斯亦致信公司總部,詢問於琉球設立商館的建議,公司同樣未作出回覆。
此後,平戶方面也再未採取進一步的行動,商館設立一事最終被束之高閣。
儘管如此,考克斯仍舊透過向那霸派駐館員進行香料等商品的採購。
其本人還投資龍延香貿易,以加強商館與琉球方面的聯絡。
這些事情李國助在前世的研究中就已有所瞭解,今生又透過與英國商館工作人員的交流進一步得到了證實。
他還知道,由於日本銷售市場遠離國內貨源中心,交易成本及風險較高,導致平戶英國商館一直都極度缺少來自英國本土的貨物。
因此,平戶商館為穩固並加強日英貿易,一直都在努力開拓亞洲本土的貨源市場。
但在開拓中國貨源市場的努力上,他們受到了明政府和葡萄牙的阻撓,
在南洋又遭到荷蘭與西班牙的強力競爭,致使他們只能把目標放在朝鮮和琉球之上。
相比在朝鮮的舉步維艱,琉球起碼還算是有點進展的。
日本與朝鮮的貿易一直都是被對馬藩所壟斷。
所以當對馬藩得知英國企圖開拓朝鮮市場時,就進行了嚴厲而堅決的阻撓。
面對在朝鮮的舉步維艱,考克斯在得不到東印度公司總部支援的情況下,依然堅持維護在琉球的有限開拓成果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