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6年9月20日,萬曆四十四年丙辰八月初十。
永明要塞高聳的木製城牆早已在上月中旬完工,如今正在進行要塞內部的建設。
要塞內已經完工的建築都是木桁架的西式樓房,層數在3~5層之間。
其中一些還是靠著要塞的城牆建的,屋頂向內平緩傾斜,充當了連線稜堡的中堤。
不難看出,這是為了儘可能增加要塞內的可居住人數。
目前,要塞內還有幾塊空地沒有施工跡象,
可能是還沒開始施工,也可能是預留的操場用地。
作為一座軍事要塞,內部肯定會有操場,供士兵操練之用。
要塞共有三座稜堡指向金角灣碼頭,
在中間的那座稜堡之後,有一幢五層洋樓,是未來永明城的軍政要員的辦公大樓。
在第五層的一間辦公室裡,李國助、楊天生、李俊臣、林福四人正各自坐在一張書桌前奮筆疾書。
每人的書桌上都有一張算盤,他們時不時都會撥弄一番。
在過去的三個多月裡,李國助已經完成了對南海邊地海岸線的初步測量。
如今他與楊天生、李俊臣、林福四人正在對相關天文觀測資料進行計算,
以期用月距法求出儘可能準確的觀測點的經度。
這項工作,他們已經進行了半個月,至今才算出了60個觀測點的經度。
這僅佔全部600個觀測點的十分之一。
同時也意味著,他們平均每人每天才能算出一個觀測點的經度。
如此緩慢,固然有用月距法計算經度頗為複雜的原因。
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四個人都不是熟手。
而且在正式開始工作前,李國助還用了7天時間給另外三人做了培訓。
李國助前世並沒有天文歷算的經驗,今生才跟著三浦按針學了一些天文歷算知識。
這次的測量活動,對他來說是破天荒第一次。
所以無論是觀測還是計算,他都不是很熟練。
在這種情況下,他給另外三人的培訓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為商船財副,楊天生的算術可謂是他們四人之中最好的。
但他擅長的主要是會計,直到這次培訓後,他才算接觸了天文歷算。
不過敏捷的思維,紮實的基礎,出眾的天賦讓他很快就成為四人之中的翹楚。
所以有時,他一個人一天就能算出兩個觀測點的經度。
李俊臣是個傳統意義上的才子,擅長琴棋書畫,算術就馬馬虎虎了。
不過他畢竟是放棄了科舉,來海外經商的,數學基礎肯定是好過那些酸腐秀才的。
只因他的文化水平在三百人中算是拔尖的,所以李國助才一定要培養他。
他果然也沒讓李國助失望,七天培訓就能比較熟練地用月距法計算經度了。
林福雖說是擅使標槍火炮,卻主要是憑藉經驗和直覺。
李國助是打算把他培養成未來永明城邦的炮兵統帥的,所以一定要讓他掌握彈道學。
因為月距法要用到的球面三角學屬於幾何學的範疇,而彈道學也涉及到幾何學,
所以李國助給林福培訓,讓他幫自己計算經度,就是為了給他打下彈道學的基礎。
林福也是個心靈手巧之人,果然也是一學就會。
其實陳勳和林翌作為工程師,比李俊臣和林福更能勝任此項工作。
畢竟建築工程和器械製造是絕對離不開數學的。
但永明要塞的建設目前還離不開這兩人。
所以李國助才沒讓他倆來幫自己計算經度。
咚咚咚……
忽然一陣敲門聲打破了房間內四人撥動算盤的節奏。
“誰啊?”李國助有些不耐煩地道,“不是都說過了嗎?沒事不要打擾我們!”
“我!你老爹!”門外忽然傳來李旦的怒吼。
李國助一怔,連忙從椅子上彈起來,繞過書桌,奔向房門。
開啟門的第一眼,李國助就看到了一臉怒容的便宜老爹。
在他的身後,還有三浦按針、考克斯、翁翊皇和顏思齊。
“爹……”
李國助一看便宜老爹那表情,就知道他要教訓自己,於是連忙轉移焦點,
“啊!按針老師、考克斯先生、翁叔叔!你們怎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