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宴會現在已接近尾聲,所有桌上的菜都已剩的不多。
所以不難想見,他們這麼做肯定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或許從宴會開始沒多大功夫的時候,就可能有人想到這個主意了。
而且在有人開始這麼做以後,這個主意應該是很快就被全場人理解並效仿了。
也只有李國助他們這一桌人,因為身份都太高,沒人敢過來蹭吃罷了。
早知道你們這樣,我就搞自助餐了……
李國助這樣想著,心裡是又好笑又歡喜。
好笑的是,這些人不遺餘力蹭吃的樣子,怎麼看都有些滑稽。
歡喜的是,為了儘可能多地品嚐到不同的菜餚,大家竟然能自發地想到這種辦法。
這說明宴會上的菜餚對他們擁有強大的吸引力,足以調動他們的創造潛力。
其實為了達到讓每個人都儘可能多地品嚐到不同菜餚的目的,李國助並非沒有考慮過自助餐。
但他又擔心某些肉狼專盯著葷菜吃,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便果斷否決了這個方案。
前世他可是沒少見過被肉狼吃倒閉的自助餐廳。
而如今,眾人自發採取的這個方法,居然比自助餐的形式要高明的多。
在一些比較講究的宴席中,
尤其是南方的一些宴席或者帶有西式風格的宴席,都會用甜品來收尾。
甜品可以是中式的紅豆沙、八寶粥,也可以是西式的蛋糕、布丁等。
甜品能夠給客人留下一個甜蜜的結尾,讓整個用餐過程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
所以最後,李國助還是安排了一道甜品來收官。
這道甜品就是拔絲土豆。
他安排這道菜並不只是為了給宴席安排一個甜蜜的結尾,更是要給客人一個驚喜。
拔絲菜品起源於山東民間,盛行於清代,具體起源時間不詳。
但從其揚名於清代來看,不難推測其起源時間不會早於明末。
據說拔絲蘋果原名為 “冰花”,最早出現在清朝的御膳房,
以至有人斷言,它是滿族人的發明。
其實清朝初期,直接繼承了明代宮廷留下來的山東廚師。
當時山東廚師幾乎主導著明朝皇宮的後廚,魯菜也是國菜的典型,其烹飪技藝深受認可。
所以他們也成為清朝皇宮漢菜的掌勺者。
可見拔絲菜品十有八九是當時清宮裡的山東御廚的手筆。
如今拔絲菜品還遠沒有到盛行的時候。
所以這道菜應該不會只是令三浦按針和考克斯感到驚奇,
與會的中國同胞應該也會感到新鮮的。
事實也是如此,當拔絲土豆被送到餐桌上的時候,瞬間就聚焦了整桌人的目光。
“兒呀,這個菜為什麼叫拔絲土豆呢?”
李旦打量著盤中裹著金黃透亮糖汁的土豆塊,困惑地問道。
“很簡單呀,因為你夾起其中任何一塊土豆,都能拔出絲啊。”
李國助笑著解釋道。
“當真!”李旦不可思議地道,“這怎麼可能啊?”
“爹你就別刨根問底了,這個菜得趁熱吃,涼了可就拔不出絲了!”
李國助催促道,
“這個菜就不分了,大家趕緊吃,一吃你們就明白它為什麼能拔絲了。”
眾人一聽這話,二話不說,紛紛探出筷子各夾了一塊土豆。
果然往回收的時候,全都拔出了金黃透亮,又細又長的絲來。
“上帝啊!這簡直是神蹟啊!”
拔出絲的考克斯不由驚歎地叫出了聲,
“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啊?”
“你嚐嚐看,一嘗你就知道答案了。”
李國助笑嘻嘻地賣關子道。
考克斯連忙把土豆塊塞進嘴裡,嚼了沒幾口,他就驀地瞪大了眼睛:
“嗚,好脆好甜!”
那拔出來的長絲一下放不到嘴裡,
他吞下土豆塊後,就急忙用手撈起來往嘴裡送,全然不顧紳士風度了。
“咦?這絲入口即化,還甜甜的……”
頓了頓,他驀地恍然大悟地叫道,
“是糖,這是糖!”
“bingo!”李國助馬上打了一個響指,欣喜地道,“You're right.”
見李國助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