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這一帶也許能放養山蠶,生產山綢(2 / 2)

知道。”

李國助搖了搖頭,

“但我知道這一帶是長白山的東麓,又是未經開發的蠻荒之地,肯定不會缺少樹木。”

顏思齊釋然地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那除了造船,我們還能在這裡造什麼?”

楊天生忽然開口問道。

“那就要靠大家集思廣益了。”

李國助莞爾一笑,

“你們聽說過壕鏡的卜加勞鑄炮廠嗎?”

“知道。”

“我知道。”

“這誰不知道啊。”

……

船上的人紛紛吆喝起來。

“你的意思,我們還可以在這裡鑄炮?”

一聽到鑄炮,林福頓時來了興趣,看著李國助兩眼放光。

“沒錯。”

李國助含笑頷首,

“海上貿易的風險除了風暴和暗礁,就是海盜了。”

“所以有足夠武裝的商船一定會受到海商的歡迎。”

“以後我們在這裡的造船廠可以把武裝商船作為拳頭產品打造!”

林福皺眉道:“可是鑄炮需要銅或鐵,這一帶卻未必會有這兩種礦藏啊。”

李國助歪頭一笑:

“朝鮮有鐵,日本有銅,離這裡又都不遠,我們直接採購不就行了嘛。”

“妙啊!”

楊天生突然茅塞頓開,

“有造船和鑄炮這兩項暴利產業,便值得我們在這裡落腳了!”

李國助含笑頷首:

“除了造船和鑄炮,我們應該還能在這裡發展一些別的手工業。”

“比如製鹽、紡織、毛皮加工等。”

“這些可都是利潤豐厚的產業呢。”

“誒!說到紡織,我倒是想起一個產業。”

顏思齊突然如夢初醒地大聲說道,

“從豆滿江一路航行到這裡,我發現沿岸漫山遍野都是槲樹。”

“可見這一帶也許能放養山蠶,生產山綢!”

李國助愣了片刻,突然露出驚喜之色:

“顏叔!這你是怎麼知道的?”

原來所謂山蠶和山綢就是柞蠶和柞綢的古稱。

柞蠶養殖和柞綢產業在現代的東北地區非常興盛,也為國家創造了不小的產值。

東北地區的柞蠶養殖是在清朝後期,隨著闖關東的移民潮一起由山東半島傳入的。

但當時外東北已被沙俄侵佔,從而阻礙了柞蠶養殖技術向這一地區的傳播。

以至李國助這個穿越者,都忽視了在這裡發展柞蠶養殖的可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