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電氣工程師考試主要分為基礎考試和專業考試兩個階段,每個階段包含的科目具體如下:
一、基礎考試科目
1. 公共基礎部分
數學: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內容。
物理:涵蓋普通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學:涉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的基本知識。
力學:包括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等。
計算機基礎:包含計算機基礎知識及程式設計基礎。
工程經濟:考查與經濟分析相關的知識。
法律法規:涉及電氣工程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
此外,還可能考察訊號與資訊或電工電子技術等內容。該部分以單選題形式進行,共120題,每題1分,主要測試考生的基本科學素養及相關法律知識。
2. 專業基礎部分
電路與電磁場:考查電路分析和電磁場理論的相關知識。
類比電子技術:涉及類比電子電路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數位電子技術:考查數字邏輯電路和數字系統的基本知識。
電氣工程基礎:涵蓋電氣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概念。
此部分同樣以單選題的形式進行,共60題,每題2分,旨在考查考生對電氣工程基礎理論的掌握程度。
二、專業考試科目
專業考試更側重於實際應用和專業知識,通常分為以下幾個方向(以發輸變電和供配電為例):
發輸變電專業
法律法規與工程管理:涉及電力行業的法律法規和工程專案管理知識。
環境保護與安全:考查環境保護措施和安全規範。
電力系統分析與設計:包括電氣主接線、短路電流計算、裝置選擇等內容。
保護與控制:涉及電力系統保護和控制技術。
輸電線路與規劃:考查輸電線路的設計和執行維護。
供配電專業
法律法規與工程管理:同上。
環境保護與安全:同上。
供電系統設計:包括負荷分級及計算、電源及供配電系統等內容。
配電網規劃與執行:涉及配電網的結構、規劃和執行策略。
電能質量與節能:考查電能質量的評估和節能技術的應用。
專業考試一般分為專業知識(上)、專業知識(下)和專業案例三個模組,其中專業知識部分包含單選題和多選題,而專業案例則要求考生完成實際工程專案的案例分析。
總的來說,註冊電氣工程師考試涵蓋了廣泛的知識領域,要求考生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為了順利透過考試,建議考生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並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
在註冊電氣工程師的專業考試中,發輸電專業與供配電專業的考試科目存在顯著區別。
發輸電專業考試科目
基礎考試:包括高等數學、普通物理、普通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路與電磁場、類比電子技術和數位電子技術、電氣工程基礎等。這些科目主要測試考生在電氣工程領域的基本理論和應用能力。
專業考試:涵蓋安全、環保與節能、消防、電氣主接線、短路電流計算、裝置選擇、導體及電纜的設計選擇、電氣裝置佈置及配電裝置設計、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接地、儀表和控制、繼電保護等內容。此外,還可能包括安全自動裝置及排程自動化、直流系統、發電廠和變電所用電、照明、輸電線路以及電力系統規劃設計等。這些科目要求考生具備紮實的電力專業知識和相關技能,能夠在實際工程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供配電專業考試科目
公共基礎部分: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計算機應用基礎、電氣與資訊、法律法規、工程經濟等多門學科。這部分考試內容廣泛,旨在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和基礎理論知識。
專業基礎部分:專注於電路與電磁場、類比電子技術、數位電子技術、電氣工程基礎等領域。這部分考試內容更加深入,旨在評估考生在電氣工程領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專業知識與專業案例部分:涉及10KV及以下電源及供配電系統、變配電所及柴油發電機房、短路電流計算、低壓配電系統、線路敷設、電氣照明與節能、通用電氣裝置、建築物防雷、接地及安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