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系與第四紀(1 / 3)

“第三系”與“第四紀”,它們都是地質學名詞,屬於年代地層單位,但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地質時期和地層特徵。以下是關於這兩個概念的詳細介紹:

一、第三系

定義:第三系是新生代第三紀形成的地層,符號為R(與第三紀相同)。它可分為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其中下第三系對應早第三紀,符號E,又分古新統、始新統、漸新統;上第三系對應晚第三紀,符號N,又分中新統、上新統。

歷史背景:在18世紀的地質研究中,人們開始把地層自下至上劃分為原始系、第二系、第三系。然而,隨著地質學的發展,原始系和第二系的名詞已經廢棄不用,而第三系的名稱被保留下來。

礦產資源:第三系含有多種礦產,其中石油、岩鹽、石膏、砂岩銅礦等遠景較大。

二、第四紀

定義:第四紀是新生代的第三個紀,從距今約260萬年至現代,延續時間約260萬年。這一時期形成的地層稱為第四系,代表符號為q。第四紀可分為更新世(又稱洪積世,從260萬年前至1萬年前)和全新世(又稱沖積世,從1萬年前至現代)。

命名由來:“第四紀”一詞由法國學者德努埃於1829年創用。該詞主要是體現鬆散堆積物形成的年代,全新世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地質年代。

沉積物與分佈:第四系沉積物分佈極廣,除岩石裸露的陡峻山坡外,全球幾乎到處被第四紀沉積物覆蓋。這些沉積物大多未膠結,儲存比較完整,主要包括冰川沉積、河流沉積、湖相沉積、風成沉積、洞穴沉積和海相沉積等多種型別。此外,第四系還含有較豐富的鹽類礦產和砂金,並已發現有鉑族礦物及金剛石等貴重砂礦。

氣候與海平面變化:第四紀期間,地球氣候出現過多次冷暖變化,這一趨勢至今仍在繼續。同時,由於氣候變化、地殼運動等原因引起的海平面升降也是第四紀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關於岩石的概念、分類及應用範圍,以下是對其進行的詳細闡述:

一、岩石的概念

岩石是構成地球固體硬殼(地殼或岩石圈)的主要物質,是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的固態集合體。這些礦物按照一定方式結合,形成了具有穩定外型的天然產出物。岩石中還可能包含有生物的遺骸或遺蹟,即化石。

二、岩石的分類

根據成因和特性,岩石主要分為三大類: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

岩漿岩:又稱火成岩,是由熔岩或岩漿在地表或地下冷卻後凝固而成的岩石。根據冷卻環境的不同,岩漿岩可分為噴出巖(如玄武岩)和侵入岩(如花崗岩)。

沉積岩:是在外力作用下,由風化剝蝕作用的破壞產物、生物作用與火山作用的產物在原地或經過搬運沉積後,再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沉積岩記錄了地球歷史的變遷,是研究地質歷史的重要材料。

變質岩:是由地球內力的高溫高壓作用造成岩石中的化學成分改變或重結晶形成的岩石。變質岩在形態和結構上通常與原始岩石有顯著不同,常見的變質岩包括片岩、片麻岩等。

三、岩石的應用範圍

岩石因其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在多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

建築材料:堅硬的岩石如花崗岩、大理岩和石灰岩常被用於建造建築物的結構、牆壁、地板和臺階。這些岩石不僅美觀耐久,而且具有良好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道路與基礎設施:砂石和碎石是常用的道路建設材料之一,常用於道路的鋪設和混凝土製作。它們具有良好的排水效能和承載能力,有助於提升道路的質量和安全性。

裝飾品與藝術品:岩石因其獨特的紋理和顏色,常被用來製成各種裝飾品和藝術品。例如,大理石常被用於雕刻精美的雕像和工藝品;板岩則因其容易裂成薄板狀而被用作牆面裝飾或傢俱的檯面材料。

礦產資源:許多金屬和非金屬礦產都蘊藏在岩石中。透過提煉和加工這些岩石,可以獲得寶貴的金屬資源如金、銀、銅等,以及非金屬資源如煤炭、石油等。這些資源對於現代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其他應用:此外,岩石還可以用於製作顏料(如藍銅礦、孔雀石等)、珠寶飾品(如鑽石、寶石等)以及作為科學研究的重要物件(如研究地球的構造和歷史)。

綜上所述,岩石作為地球上廣泛存在的自然物質,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這些資訊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第三系”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