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卻能盡覽整個皇宮的壯麗景色。
看著眼前的紅牆黃瓦,朱由檢不禁讚歎道。
“是啊陛下,這裡確實是極佳之地。”王承恩附和著說。
“京城已經守不住了。”
“估計,明日李自成就要攻進京城了。”
朱由檢注視著城外,緩緩說道。
“陛下,或許可以考慮暫時退往金陵,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
王承恩從來沒有跟朱由檢談論過朝政之事。
即便是皇帝提問,他也常常緘默不語
然而,今日局勢危急,才不得不提出建議。
“大伴啊,你以往不是從不與朕談政事嗎?”帶著幾分好奇,朱由檢一邊走到山腰處的壽皇亭,一邊問道。
“老奴是心疼陛下,若再多給陛下幾年時光,以陛下的能耐,天下必定安寧!”
聲音中帶著悲傷,王承恩繼續勸道:“陛下,不如暫時撤至金陵,大明仍有機會重振雄風。”
“只要有您在,大明江山便不會傾覆。”
聽罷此言,朱由檢搖頭道:“夠了,不要再說了。”
“就當朕沒聽見吧。”
“根據祖訓,宦官不得干預朝政,這是太祖立下的規矩!”
“朕乃大明的天子,定要守護國門,以帝王之軀殉社稷!”
“不放棄半寸國土,不割讓寸土尺疆,不以公主和親來求苟安,絕不稱臣納貢!”
“這些都是朕老朱家代代相傳的家法。”
“即便朕是亡國之君,也不能背棄這些祖宗教誨!”
說著,朱由檢瞥了一眼身邊的那棵老歪脖子樹,滿意地說:
“大伴啊,你看,這棵樹很不錯,長成這樣,依舊意志頑強!”
“你怎麼看?”
見主子心意已決,王承恩嘆了口氣,隨之應道:“是啊,那邊的海棠樹也頗為合襯,適合奴才。”
“大伴啊,你不必如此,偌大的明朝,朕這一輩子都沒機會好好看看這個國家。”
“等朕走了以後,望你能替朕多多看看這片江山。”
朱由檢深嘆一聲,寬慰王承恩道。
“陛下,老奴真的老了,心有餘而力不足。”
“唯願終生侍奉於您身邊,若您願意,老奴即使黃泉之下也願相隨左右。”
說完這話,王承恩自覺是盡忠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