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電燈,用來照明的。電燈發出的光要比蠟燭強上百倍不止,黑暗中只需要一盞電燈,就如同置身於白天一樣。”
張北玄緩緩解答。
逐漸適應光線強度後,朱元璋及其他人驚訝地注視著屋樑上的燈光。
四周異常寂靜。
作為昔日帝王,朱元璋意識到這項發明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
如果有電燈,再也沒必要點蠟燭了。
如果能在奉天殿或者皇宮內,任何地方安裝上這種燈泡,黑夜和白天還有什麼區別呢?
不僅如此。
要是老百姓家家戶戶都用了電燈,甚至連京城的大街小巷都裝上,晚上出門也不再可怕,宵禁都可以取消!
這看似不起眼的小燈泡,其實徹底顛覆了幾千年來的傳統習慣。
未來所有人都會從這個發明受益!
單憑這樣一個貢獻就是一件極大的好事。
“難怪張北玄如此看重此人,咱還真是低估了他的能力。
朱元璋對方迪生的觀感逐漸認真了起來。
連一向沉穩的朱棣此刻也感到尷尬,臉上泛起了紅暈,一時之間竟說不出話來。
他突然間有了新的領悟!
以往永樂大帝達成的豐功偉業,其實不過是他個人的成績罷了。
無論是否為後人著想,或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穩定,這都不能使老年的朱棣成為一位改變世界的重要人物。
但目前看到的這個名叫愛迪生的人,外表雖普通,卻掌握著足以重塑世界的強大力量!
僅僅是一盞燈泡,就已經徹底改寫了人類歷史,並創造了一段全新的時代,影響了全世界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
這是一個多麼震撼的事實!
更加令人驚駭的是!
這種由愛迪生創造出來的燈泡,即便是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後,依舊會對人類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捫心而問。
即便是朱棣在老年也難以企及這樣的成就!
不止是他,就連開國之君朱元璋也不可比擬。
‘老頭我甘拜下風。’
年邁的朱棣表示讚賞道:‘張北玄,你說的那個燈泡,就是之前有個叫富蘭克林收集雷電所開發出來的吧?’
張北玄點了點頭說道:“正是這樣,整個故事要從富蘭克林成功地收集到雷電說起,隨後這個國家開始以極快的速度成長起來。”
雙手背於身後,朱元璋望著那個因為自己創造出燈光,而激動不已的愛迪生,淡淡開口,“單憑這一盞燈,似乎並不足以令你這樣稱讚?”
見狀,張北玄笑著解釋,“你說得沒錯,這只是他們眾多革新成果中很小的一部分罷了。”
接著。
隨著張北玄輕微揮手的動作,周圍景象又一次轉換開來。
當所有人重新張開雙眼之時,
發現自己正處在一間寬大的房間裡,
四周不斷有穿著西服的外國人在緊張匆忙中移動,每個人都表現得非常焦急。
'他們在忙些什麼呢?
對此充滿興趣的朱瞻基問道。
很快,他注意到這些人手裡拿著一大張佈滿字跡的紙張。
“這裡是一座報業大樓”,張北玄介紹說。
“報業?” 朱元璋不解地追問道。
“自從人們掌握了利用電力技術之後,在此國度內便湧現出了許多新奇的事物,
報紙產業便是其中之一。”
一邊說一邊走近其中一張桌子前停下。
桌上擺放了一臺奇怪裝置。
恰在這時,機器啟動運轉,只見一張空白檔案緩緩被送進上方入口,待它出來時上面已密佈文字元號。
這到底是什麼玩意兒,不需動筆亦無須人工,居然可以直接成文?
朱元璋驚詫無比,兩眼圓睜如牛鈴一般。
這正是他一直以來渴望擁有的東西。
畢竟作為明朝最著名的勤勉君王之一,每天要審閱數千上萬件公文已是常態。
儘管精力旺盛如其子朱棣對此也只能搖頭讚歎,
但再如何努力也是血肉之軀,終會感到疲憊,不願整日埋頭公務。
然而身在其位必謀其政,
只要有一天放鬆警惕,則手中的權力可能隨之失去控制力。
所以唯有堅持不懈,保持高壓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