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清晨,陽光輕柔地灑進葉家寬敞的客廳,眾人圍坐在餐桌旁,享用著葉母精心準備的營養早餐,空氣中瀰漫著溫馨與期待。
飯後,大家齊聚客廳,正式開啟參加c國一檔超火娛樂綜藝的籌備工作。
這檔綜藝以考驗嘉賓的綜合能力和臨場反應著稱,節目裡既有緊張刺激的趣味挑戰,又有深度走心的訪談。
還有驚喜不斷的即興表演,在c國擁有超高收視率和話題度。
葉羽辰清了清嗓子,率先發言:“這檔綜藝的環節複雜多變,咱們得全方位準備。入鄉隨俗,c國文化禮儀不能出錯,大家這幾天跟我學幾句簡單的c國常用語,見面打招呼、表達感謝都用得上。”
說著,葉羽辰放慢語速,清晰地示範,“比如這句‘你好’,是c國最基礎的問候語,發音是‘ni hǎo’,大家跟我念。”
其他六人跟著認真跟讀,一開始有人音調跑偏,引得眾人忍俊不禁,但氛圍依舊熱烈,大家都學得十分起勁。
緊接著,葉羽辰開啟平板電腦,播放起綜藝的往期精彩片段。
眾人圍坐在一起,全神貫注地觀看,時不時暫停畫面熱烈討論。
看到緊張刺激的體能挑戰環節時,冷雲提議:“咱們得強化體能訓練,這節目裡好多挑戰都需要體力支撐。
像上次嘉賓們在泥濘賽道上的接力賽跑,體能不好根本沒法堅持到最後。”眾人紛紛點頭,一致認可。
宇哲也發表看法:“這節目訪談環節很犀利,咱們得提前預想可能被問到的尖銳問題,準備好得體又吸睛的回答。
比如問到我們組合的獨特之處,不能只說表面,要深入剖析我們的音樂理念和團隊精神。”
林梓熙提出:“表演環節肯定也少不了,我們可以準備一些融合多種藝術形式的節目。
像把街舞和c國傳統雜技裡的柔術元素結合,再配上c國古典音樂,肯定能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
為了在綜藝中展現出絕佳的默契,他們還專門進行了團隊默契訓練。
葉羽辰從網上找來各種團隊互動遊戲,比如合作搭建積木、矇眼接力等,大家分組進行比賽。
在遊戲過程中,大家互相配合、互相提示,歡聲笑語不斷。
與此同時,葉父憑藉自己的人脈,聯絡到了該綜藝節目的一位資深製片人,向他請教一些錄製時的注意事項和小技巧。
製片人熱情地分享了很多經驗,還提醒他們要注意節目中的鏡頭感,時刻保持自信的狀態。
葉羽辰將製片人的建議轉達給大家後,蘇葉認真地說:“那我們平時訓練就得對著鏡頭練習,注意表情管理和肢體語言,讓自己在鏡頭前更加自然。
比如笑的時候別太僵硬,說話時手勢別太誇張。”
劉羽則開始著手準備一些小道具,他覺得在挑戰環節中,合適的道具能助力他們更好地完成任務。
他翻出之前在歷史文化街區購買的小物件,打算在文化相關的挑戰中作為輔助道具,展示他們對c國文化的瞭解。
到了晚上,大家雖然有些疲憊,但眼神中都透著興奮和期待。
葉父葉母看著這些努力的孩子們,心中滿是欣慰,特意準備了豐盛的夜宵為大家補充能量。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一直緊張地準備著,體能訓練、才藝練習、預想問題答案、鑽研c國文化,每個細節都不放過。
他們心裡都清楚,這次參加綜藝是個難得的好機會,只要拼盡全力,就一定能在舞臺上閃閃發光,得到c國觀眾的喜歡和認可。
接下來的日子,每個人都鼓足了勁,全身心投入到準備工作中,像上了發條的鬧鐘,一刻不停歇。
每天天還沒亮,院子裡就響起了他們鍛鍊的聲音。
跑步時沉重的腳步聲、做俯臥撐時的喘息聲交織在一起,儘管疲憊不堪,可沒有一個人萌生退意。
韓冷雲把綜藝裡的體能挑戰專案摸得門兒清,帶著大家針對性地訓練,今天模擬爬陡坡,累得雙腿打顫。
第二天就練習負重跑,汗水溼透衣衫,不過每個人的體能都在飛速提升。
語言學習也沒被落下,除了基礎的“你好”“謝謝”,他們還努力學習日常交流用語。
林梓熙腦袋一轉,把這些語句編成了朗朗上口的順口溜。
大家一有空就唸叨,沒過幾天,日常交流就順暢多了,偶爾還能和葉父葉母用c國話開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