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正確的發聲方式。
第四天,他們開始組合練習。六個人圍坐在一起,蕭宇哲率先發言:“我覺得我們在開場的站位上可以設計成一個星芒的形狀,這樣比較契合歌曲的主題,而且視覺上也很有衝擊力,一下子抓住觀眾的目光。”
劉羽接著說道:“但是星芒形狀的站位在移動的時候可能會比較複雜,我們得提前多排練幾次,確保不會亂了陣腳。”
沐亦楓則皺著眉頭思考片刻後說:“還有我們的和聲部分,有些地方我覺得可以再調整一下,讓和聲更加飽滿,比如這裡……”說著,他哼出了一段旋律,展示自己對於和聲的想法。
崔勝賢也提出自己的意見:“在舞蹈動作上,我們可以增加一些手部的細節動作,像這樣……”他站起身來,比劃了幾個手部動作,手指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來增強舞蹈的表現力。”
葉羽辰則關注到表情管理:“咱們的表情不能太僵,要根據歌詞和旋律的變化,把情感表現在臉上,這樣才能帶動觀眾的情緒。”
這時,林梓熙思考片刻後說道:“在歌曲的高潮部分,我們可以加入一些簡單的互動動作,增強舞臺的感染力和團隊凝聚力,比如牽手或者眼神交流,讓觀眾能更直觀地感受到我們之間的默契。”
葉羽辰補充道:“還有在舞臺走位上,我們可以設計一些錯落有致的線路,不要一直站成一排或者一列,這樣能讓舞臺畫面更加豐富生動。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每個人都積極地貢獻著自己的想法。討論結束後,他們便開始練習。
他們拿著節目組提供的手機,全方位地拍攝記錄每一個成員的動作,每做完一組動作,就停下來對照鏡子檢視動作是否標準,同時還配合著唱歌,歌聲在練習室裡迴盪。
一旦發現有不和諧或者不標準的地方,大家就會停下來重新探討、調整,彼此加油打氣,全力以赴地朝著完美的舞臺呈現效果努力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