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活動。
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後來,這樣的活動被定性為封建迷信,張莊也已經十年沒有舉行祭祀活動了。
今年,在幾個族老的組織下,社員們在除夕這天下午,紛紛走出家門,在族老的帶領之下,為張曙光家送了一面提前做好的萬民傘。
所謂的萬民傘,其實就是每家每戶都拿一小塊布出來,做出的一面五顏六色的大花傘。
萬民傘,一般只有在敬神時,或者是遇到為民請命的好官時,才會用到。
給普通人送萬民傘,其他地方不知道,最起碼在張莊是頭一回。
“七叔,九叔,你們這是幹什麼?我們愧不敢受啊!”
張慶春的這兩個族叔,是目前張莊碩果僅存兩個最長輩。
“怎麼不敢受?小光收了咱們的山貨,讓咱們在最艱難的時候能夠活命,小光就是咱們村的活菩薩。”
兩個老人在孫子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站在最前面。
“兩位老祖,我只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了點微不足道的事情,萬民傘我們是真不能受。
鄉親們的心意,我們家已經收到了,萬民傘還是請進龍王廟吧!”
在張曙光的堅持之下,萬民傘最終也沒有收下。
這年頭,可不興個人崇拜這一套,太出風頭可不是一件好事。
張曙光不收,其他人也不敢把萬民傘拿回家,最後還是隨了張曙光的意思,把萬民傘送進了龍王廟。
下午,劉桂香和蘇紅開始做年夜飯,張曙光上了趟山,往老君觀送了些年貨,順便喊宋守業回家吃年夜飯。
道教本就是龍國的國教,一向都很尊重龍國的傳統節日。
張曙光到了老君觀時,看到所有殿宇都被打掃的煥然一新,道士們也都換上了嶄新的道袍。
“小光子,過年好!”
宋守業恢復心智以後,又跟著老真人潛心學習了幾個月的道法,現在看起來越發的靈動自然。
“守業,過年好,今天是除夕,我過來找你回家吃年夜飯。”
“好,我還特意獵了一頭黑熊,請師兄為我炮製了熊掌,正好拿回去讓管事爺爺和桂香奶奶嚐嚐。
你稍等我一下,我為師兄們侍奉了香火咱們就可以走了。”
宋守業一臉肅穆,淨了淨手,走向了英烈殿。
英烈殿裡,供奉的是宋守業五位為國捐軀的師兄。
“老真人,我也想為幾位道長敬上一根香火,不知道會不會壞了道門的規矩。”
張曙光也不清楚,怕過年時道家有什麼特殊的規矩。
“榮幸之至,請便!”
張曙光的命格,就連修道多年的玉虛真人都看不透,所以他一直很看重張曙光,也很樂意讓小徒弟和他交往。
每次進英烈殿,看到神像前一枚枚的軍功章,還有帶血的破碎道袍,張曙光都會被深深觸動。
兩人虔誠的為道長們供奉了香火,敬上了一杯香茗,又一臉肅穆的拜了拜,隨後才退出了英烈殿。
宋守業拿了兩個罈子,一個裡面裝著熊掌,一個裡面裝著藥酒,拜別了師尊和師兄,和張曙光一起下了山。
今年的年夜飯,雖然張向南依舊缺席,可多了宋守業和張福妮,還是要比往年多了一份熱鬧。
“今年,是我最高興的一年,你爹平安歸來,洗清了三年的恥辱。
大孫子今年也有了大出息,小小年紀就擔起了養家的擔子,全村老少提起來沒有不誇的。
失蹤了十年的守業,也被找了回來,待我百年之後到了那邊,讓我對老東家也能有個交代。
勝利聰明伶俐,也成了一個小學生,學習成績也很不錯。
今年家裡還迎來了一個新人,多了一個可愛的孫女。
今年的喜事,一件接著一件,希望咱們一年更比一年好。”
張慶春說完了祝酒辭,大家紛紛端起了酒杯,三個孩子也端起了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