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當張向陽宣佈了張曙光要用糧食換山貨的訊息以後,整個張莊瞬間一片沸騰。
他們住在山腳,靠山吃山,平時弄些山貨,並不是什麼難事,以前也用山貨換過錢或者糧食。
可從去年年底開始,不管是供銷社,還是山貨回收站,都是隻給錢,不換糧食了。
社員們拿了錢才發現,根本就買不到糧食。
不管是供銷社還是糧油店,連縣城人口的供應糧都有些吃緊,已經開始供應替代糧了。
有心去黑市碰碰運氣,才知道黑市裡也是供不應求,糧價一個勁的飛漲。
他們賣山貨得的那點錢,根本就買不到什麼,甚至還不夠他們進山找山貨的消耗。
認清了現實的他們,就不再進城賣山貨了,平時挖的野菜,找的山貨,都留著自己家吃。
野菜湯雖然不頂餓,但多少也能墊吧墊吧,勉強維持生命。
今天早上和往常一樣,社員們喝了一肚子野菜湯,聚攏在大隊部門口,等待著大隊長派活。
今天早上與往常大不相同,因為大隊長說了一個驚人的訊息。
“社員同志們,慶春叔家的小光,你們都知道吧?前些天進了機械廠做採購員。”
因為張向南的名聲不好,張向陽刻意說的是張慶春的孫子,而不是張向南的兒子。
“知道,咋能不知道呢,我家裡幾個兒子,第二天還去縣裡轉悠了一天呢,結果啥也沒幹成。”
說話的是張向輝,也就是潑婦李二花的丈夫。
上次在張曙光手裡吃了虧,讓張莊的老少爺們笑話到現在,心裡自然不滿,所以一開口就是帶節奏,挑起大家和張曙光的對立情緒。
“就是,那孩子不老實,城裡根本就不缺工人,還故意這麼說。
家裡本來就沒糧食吃,能不動彈儘量不動彈。
他騙得咱們村的後生們跑了那麼多冤枉路,回來後一個個餓得狼哇的!”
“張向南那個樣子,他的兒子又能好到哪裡去?”
“當年就應該下了他們家的貧農身份,什麼人都能跟咱們一樣光榮嗎?”
……
張向輝目的達到了,他的話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那天的進城狂潮,參與進來的可不止一個兩個,幾乎每家每戶的年輕人,都躊躇滿志的去了縣城。
一群人一邊對張曙光口誅筆伐,一邊滿含深意的看著張慶春。
張慶春百口莫辯,而且三年來他早已習慣了這種聲音,只得不甘的低下了頭。
他不知道大隊長為什麼突然提起他的大孫子。
“靜一靜,瞎吵吵什麼?能不能等我把話說完。”
張向陽一生氣,社員們噤若寒蟬,沒人敢挑戰他大隊長的權威。
“機械廠裡的菜不太寬裕,想要用糧食換些山貨。
別看小光年齡不大,卻是機靈的很,這個差事就落在了他的頭上。
這孩子重情重義,心裡裝著村子呢,雖然很多人對他不算友好,但這孩子還是不計前嫌,打算把這個好事緊著咱們張莊先來。
價格我也問過了,一斤新鮮山貨,可以換兩斤白麵或者玉米麵,一斤乾貨可以換六斤白麵或者玉米麵。
我也知道,基本上大多數家裡都斷炊斷糧了,全靠野菜頂著呢。
今天就不安排大家上工了,大家回家把山貨收拾整理一下,送到大隊部過秤。
如果有想上山採山貨的,那就快去快回,山貨今天下午小光就要要。”
張向陽說完,底下鴉雀無聲,沉默了五秒鐘左右,現場轟的一聲炸了鍋。
“慶春叔,小光好本事啊!”
“二叔,我可是您的親侄子,小光的親堂叔,收山貨,要先緊著咱們自己人啊!”
“向前,慶春叔現在是你親二叔了,以前你怎麼不這麼親熱?
慶春叔,這是咱們整個村子的事情,您可不能分遠近親疏啊!”
“二大爺,我孩子還小,媳婦奶水不足,急等著糧食救命呢!”
“二哥,我家你弟妹,想剩下糧食給孩子,都三天水米不打牙了,以前都是兄弟的不是,也跟著說了些混賬話,你可不能往心裡去的!”
……
和張慶春站的近的人,一瞬間就把老爺子給包圍了,好聽話一股腦的砸了過去。
張向陽故意沒有透露,張曙光要收多少山貨,他就是要讓大家有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