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你在這聽吧,我去做飯。”
劉桂香眼中的不捨,一點也不比兒媳婦少。
張勝利呡著小嘴,努力控制著不讓自己的眼淚掉下來。
今天是他第一天正式上學,他有一肚子的話要跟家人分享,可看現在這個情況,估計是不用了。
爺爺奶奶和娘,明顯對這個木頭盒子,比對自己更上心一些。
“奶奶,收音機沒那麼金貴,是可以移動的,把它搬到廚房門口也是一樣。”
張曙光抱著妹妹也走了進來。
“大孫子,不能搬壞了吧?”
張慶春不比劉桂香和蘇紅,他是見過世面的。
當年宋家有一臺留聲機,聽宋老爺說,一臺那玩意要幾十個現大洋。
留聲機想要聽響,需要有唱片,大孫子買的這臺收音機,看起來比留聲機還要高階一些。
“爺爺,這東西結實的很,一路上我就是放下三輪車斗里拉過來的。”
張曙光輕飄飄的說道。
“臭小子沒輕沒重的,這要是顛壞了,再後悔就晚了。”
這年頭可沒有三包服務,更沒有七天無理由退換。
如果收音機真的壞了,縣城根本就修不了,需要拿到市裡的維修部去維修。
劉桂香和蘇紅去廚房做飯,張曙光把收音機放在了廚房門口,老爺子帶著小孫子小孫女,就蹲在收音機旁邊。
“大哥哥,他不說話了。”
隨著說書藝人“一句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收音機裡的聲音戛然而止,變成了一道電流聲。
“電臺休息了,再想聽要等到下午了。”
這時候的電臺還沒有錄播裝置,所有的節目都是現場直播。
不管是唱戲,說相聲還是評書,不是把藝人請到錄音棚裡現場表演。
中午的飯很簡單,依然是啃大骨頭,張曙光興致缺缺,其他人倒是啃得津津有味。
吃完了飯,張曙光帶著弟弟睡了會兒午覺,直到奶奶把他們喊醒。
哥倆起床洗了把臉,一出院門,就看到蹲在牆根旁的張建國。
“建國,你在這等多久了?”
九月初的天氣依舊炎熱,張建國的小臉紅撲撲的。
“大哥,我也沒等多久。”
張建國從地上起來,拍了拍屁股上的塵土。
“快上車,這幾塊奶糖拿著在學校吃。”
張建國這孩子,張曙光還是比較喜歡的,雖然他爹是大隊長,但卻沒有一點驕縱之氣,說話做事規矩的很。
他爹交代不要隨便到別人家,小傢伙每次都是在外面等著。
“大哥,我不要,上次你給我奶糖,我爹就訓我了,說奶糖貴的很。”
張建國上了三輪車,把小臉扭到一邊,儘量不去看張曙光手裡的奶糖。
“沒事,哥給你的你就拿著,你哥我不缺這個。”
張曙光直接把奶糖塞到了他的書包裡。
“建國,拿著吧,我書包裡也有好幾塊呢。”
張勝利掏出自己書包裡的奶糖,讓張建國看了看。
“謝謝大哥。”
張曙光把兩個小傢伙送到學校,騎著車子回到家,看到爺爺並沒有去上工。
“爺爺,您是身體哪裡不舒服嗎?還是有什麼事情。”
老爺子是個閒不住的人,以前不管張曙光怎麼說,爺子說什麼也不肯歇著。
這兩天不知道怎麼了,昨天下午沒有上工,今天下午又沒有去。
“沒事,爺爺的身體好得很,就是張向東一家,沒事就往我面前湊,一個個裝的像個孝子賢孫似的,我看著心煩。”
老爺子蹲在堂屋的門檻上,吧嗒吧嗒的抽著煙。
“爺爺,不想看到他們,那就在家裡歇歇,沒事找你的老兄弟們聊聊天,下下象棋不是挺好的嘛!”
張曙光想要幫爺爺解決麻煩很簡單,可能都不用自己動手,只要隨便提一句,就有很多人會出手教訓張向東一家。
可張曙光並不打算這麼做,爺爺能停下來歇歇,他求之不得。
“好,那爺爺就歇幾天。”
這幾天為了躲大兒子一家,張慶春都是低頭拼命幹活,完成了任務就回家。
老爺子就這麼打破生產隊各項勞動的記錄,在張莊,從來都沒人幹農活能這麼快。
下午,張曙光沒有出門,在家教爺爺奶奶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