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升職務,不升格局吧?
這都多少年了,大家都今非昔比,他朱元鵬調到朝陽,也是想幹一份事業,不可能跟幾年前一樣,跟吳勝軍他們沆瀣一氣,急不可耐的找自己的事吧。
改變不了環境,你就適應環境。朱元鵬搞了個江邊新區,那投資估計不小,看來這人有兩把刷子,把機械裝置產業園的規劃再做細點兒,等他來了,讓他看看,說不定有新突破。
回到朝陽市後,董遠方請示市長賀之敬,召開了一個多部門臨時工作會議,工業局、國土資源局、發改委、交通局、供電局、城市管理局、環保局、規劃局、招商局、商務局等數十個局委主要負責人,還有朝陽重工等企業代表都被邀請參加,就工業園區的具體細節,徵求大家意見。
要求每一個單位,就自己分管的領域,給予合理化意見和建議。
市長賀之敬最近心情不佳,讓秘書長代為參加會議。
餘國昌調走,作為市長接任市委書記,這是多麼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省裡不僅沒讓他接任,還給他按了個處分,兩三年內也沒法動彈,換做誰不鬱悶。
臨時工作會議開的很成功,之前董遠方和季昌平的規劃算是隻有骨架,沒有實質內容。
董遠方作為副市長,組織這次會議,認真聽取大家的意見,不停的在本子上記著大家的觀點,無論是選址規劃、土地徵收、基礎設施、資金籌集、招商引資、產業政策、環境保護及園區建設與運營等各個方面,大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和建議,豐富和完善了他們之前的規劃內容。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董遠方和季昌平,不斷打磨著規劃方案,構造出一個以機械裝置產業為核心,致力於打造集研發創新、生產製造、展示交易、物流配送、技術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產業叢集。
零部件生產企業為整機制造企業提供配套,而整機制造企業又帶動了相關售後服務和維修企業的發展。
逐步佈局工業自動化裝置、數控機床、農業機械、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等工業企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朝著智慧化、綠色化、高階化方向發展,不斷提升產業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董市長,我們這個產業園區,後期至少有百億的產值。”
在規劃方案後期展望部分,季昌平提到百億的工業產值,興奮不已。
“不,百億產值的園區,就不值當我們花這麼大力氣去做前期規劃了,招商引資到位,搞幾個大企業進來,年內,也能發展到百億產值,我覺得,我們可以往千億園區的打造上暢想。”
董遠方顯然對百億產業規劃不滿意,他胃口不是一般的大,正如在江原銅業,誰曾想到瀕臨破產清算的礦務局,後期也能發展成為年銷百億的特大型產業集團。
“董市長,我們朝陽市2002年全年的gdp也才320多億,千億產業園,是不是有些太冒進的。”
季昌平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董遠方問道。
“朝陽的gdp現在是320億,有一天可能是3200億;就拿鵬城市來說,以前還是一個小漁村,去年的gdp達到了2300億,這次短短二十年,如果再過二十年,兩三萬億都有可能。”
董遠方接著說道。
“我們去做一件事情,既不能好高騖遠,但更不能妄自菲薄,腳踏實地的同時,一定要定高目標高標準,說句實際的,你個百億產值的工業園區,怎麼能容得下一個大型企業來投資,還不夠人家一個企業的發展目標。”
聽罷董遠方說的,季昌平也就欣然接受這個偉大設想。
成立一個產業園區,以打造千億級的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目標去建設,相應的配套政策,超過了朝陽市委市政府的權利範疇。
接下來,就等著朱元鵬就位,市裡常委會批准,上報省裡批示。
董遠方讓劉少強,把規劃方案印製了多份,除了市委市政府呈報的,董遠方特意給周研省長和鄭鴻斌教授準備了一份,也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官場無痕:平民子弟逆襲世家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