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後,布文礦業的冶煉廠開始試執行,但是連續煉了幾鍋,效果都不好,提煉精銅的純度,完全達不到銷售的要求。
“陶總,顏廠,具體生產工藝和技術上的事我不懂,你們再研究一下,不行,去找一下濟水冶煉廠,他們主業是鋅鉛和白銀,跟咱冶煉廠沒啥同業競爭,還有我們的客戶,那個民營冶煉廠,他們一個月也就1000多噸的需求,也沒多大利益衝突,多虛心請教”
董遠方內心壓力也不小,前後花了大半年時間,在礦務局和布文礦業這麼困難的情況下,犧牲利益保殼,又投進去近一個多億升級或更新裝置。
“董局,您放心,鍊鋁和鍊銅完全的工藝不同,有些環節的工人,估計還是用固有思維和經驗,我們這邊儘快查詢原因,多去請教,一個月內絕對能生產出品質精良的優質銅”
冶煉廠廠長顏傑這麼說,董遠方也就放心了。
三月初,布文礦業局的周例會上,董遠方提出了幾個想法。
“現在布文礦務局找到了探明儲量更為豐富的新銅礦,我的意思是老採礦區,可以打包進去布文礦業,什麼上市增發的形式?具體陶總你跟大傢伙講講。”
“定向增發是指,我們可以向符合條件的少數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董局的意思是,布文礦業,可以增發股票的形式,給其他投資者,獲得的資金購買下老礦,或者直接股票增發給布文礦業局,也或者兩者都有。”
陶文濱又對礦務局老礦,如何打包進布文礦務局的一些細節,作了解釋。
“董局,按照現在老礦的開採量,一年真實的採礦銷售14個億,實際淨利潤12億,如果打包進去,低於5個億,對上面都沒好交代”
財務負責人呂芳,粗略算了一下老礦的價值。
“董局,打包進去有個好處,就是我們礦務局再也不用低價賣礦給布文銅業,他們轉手高價賣出去,利潤留到布文礦業了”
範志敏這半年壓力大,為了保住布文礦業的殼,為了今年順利摘掉風險警示,布文礦務局的賣礦價格,基本在成本線徘徊,每個月近千萬的利潤,全部讓利給劃到布文礦業那邊的布文銅業銷售公司。
布文礦業,前期出了一個電廠,每個月不到千萬的進賬,冶煉廠改造高,每個月工資都不夠分,還有幾百萬的銀行利息,沒有布文銅業輸血,不用說保殼,或者都難。
“冶煉廠月底如果生產試驗成功,後期附加值會慢慢凸顯,他們有利潤了,礦上會考慮自身成本的。”
董遠方剛解釋一下,感覺哪裡說得不對。
“董局,如果老礦打包進去布文礦業,那就不存在這些了,就成了左右手的事情了,最後都是要合併到布文礦業的整體財報裡”
陶文濱補充後,董遠方才轉過彎來。
“董局,我傾向於定向增發,集中收購老礦,不過五個億估計沒人收。”
一向低調的安全部長葛雲鵬,第一個發表自己觀點,感覺很少見,一般他都是隨大流的。
“董局,目前布文礦業2億股,市值不大六個億,我們佔股六成,如果按照4到5億收購,增股15億股,我們控股只有34,是不是有點兒太危險了?”
這裡面,也就呂芳有速算的本事,很快算了出來。
“我聽說佔股33以上,不都有重大決策權”
看來葛雲鵬為了支援自己的觀點,還是做些文章的。
“董局,我也覺得風險有些大,我們布文礦業局,畢竟屬於國有單位,如果沒有控制權,確實說不過去,職工們心裡也沒底。”
曹利民作為後勤部長和工會主席,他的意見,有時候更能代表民意。
“陶總,大家說的我也聽了,我的意見是混合定增,礦務局既要一部分現金,也要絕對控股。呂部長,算算多少合適?”
董遠方一錘定音,不再爭論,讓呂芳部長確定一下具體數量。
“董局,我們按照接近55控股,發行15億股,我們最後能拿到接近2個億。”
控制權還在手裡,拿到近兩個億,電纜廠的建設可以啟動了。
“我覺得這樣行,我們既擁有控股權,又得了2個億。”
冀文化對這個方案也大加讚賞。
“大家沒意見,靳主任會後起草檔案,上報給省廳批覆。”
董遠方安排完,之後講另一個重要的事。
“同志們,接下來一件事,可能就比較棘手了,老礦區的職工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