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義軍(1 / 2)

然而,在招撫工作開展一段時間以後,吳甡發現問題要比他想象中的更為複雜。

儘管一些起義軍首領接受了招安,被授予官職並得以掌控重要村落,然而,這並未如預期般帶來和平與秩序,反而滋生出了新的禍端。

這些被招安的首領,全然不顧朝廷的期許與百姓的安寧,放縱黨羽與手下在周邊鄉村肆意橫行,美其名曰“打糧”,實則是明目張膽的掠奪。

他們的行為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所到之處,百姓苦不堪言,原本就脆弱不堪的鄉村秩序被徹底攪亂。

在一座被招安首領所佔據的村落中,一位老者滿臉憂愁地對身旁的年輕人說道:“這招安本是好事,可如今這般亂象,真不知何時是個頭啊。

那些被招安的人,不僅不安心生活,反而縱容手下搶奪,我們的日子比以前還難過。”年輕人憤恨地握緊了拳頭:“朝廷就不該如此輕信他們,這哪裡是招安,分明是養虎為患!”

老者無奈地嘆了口氣:“唉,也不能全怪朝廷,畢竟當下這局勢太過複雜,起義軍眾多,朝廷或許也是想盡快平息戰亂。只是苦了我們這些普通百姓。”

而在起義軍的營地中,幾位將領也正為當下的處境爭論不休。

一位頭目皺著眉頭說道:“我們雖然接受了招安,可兄弟們的溫飽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這‘打糧’之舉,雖不光彩,但也是無奈之舉啊。”

另一位頭目卻不贊同:“我們既然已歸降朝廷,就該遵守朝廷的規矩,如此掠奪,定會失了民心,日後恐有大禍。”

這時,一位大頭目開口了:“你們懂什麼!朝廷的賑濟物資遲遲不到位,我們若不自己想辦法,難道眼睜睜看著兄弟們餓死?”

其他人附和道:“孫首領說得對,我們也不想與百姓為敵,但生存才是首要之事。”

一人無奈地搖了搖頭:“那我們也不能毫無節制,這樣下去,遲早會引發更大的動亂。”

吳甡回到城中後,立刻召集手下官員商議對策。

吳甡面色凝重地說道:“如今這招安局面已陷入困境,那些被招安之人肆意妄為,百姓怨聲載道。若不加以整治,後果不堪設想。”

一位名叫李達的官員說道:“大人,是否可向朝廷上書,請求朝廷再發放一些賑濟物資,並對那些違反規定的招安之人加以懲處?”

然而,事情又豈會如此簡單。

朝廷內部對於招安之事本就存在著諸多分歧,一些保守派官員認為招安之舉本就是對起義軍的妥協,如今再發放賑濟物資,無疑是在助長他們的氣焰。

而革新派官員則覺得既然已經招安,就應當給予足夠的支援,以穩定局勢。

各方勢力在朝堂之上明爭暗鬥,互不相讓。這使得吳甡的上書之路充滿了坎坷與變數。

在等待朝廷回覆的過程中,吳甡並沒有坐以待斃。

他親自帶領著一隊親信,深入到那些被招安首領掌控的村落之中,實地考察百姓的生活狀況以及招安軍隊的所作所為。

所到之處,一片狼藉。百姓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眼神中滿是恐懼與絕望。

而招安軍隊則是軍紀渙散,士兵們三五成群地在村子裡閒逛,對百姓呼來喝去,稍有不順心便拳腳相加。

看到這般景象,吳甡的心中愈發堅定了整治的決心。

他開始在地方上召集鄉紳與德高望重的老者,共同商討如何在朝廷賑濟物資未到之前,先自行解決一部分百姓的溫飽問題。

鄉紳們有的慷慨解囊,有的則提出組織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以增加糧食產量。

而對於招安軍隊,吳甡則是一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說首領們約束手下;一面加強地方的治安力量,對那些違法亂紀的行為進行堅決打擊。

在起義軍營地中,那位主張“打糧”的孫首領也並非毫無良知之人。

他看到吳甡在地方上的努力,心中也有所觸動。他開始嘗試著整頓軍紀,將一些作惡多端的手下繩之以法。

並且,他還親自帶領士兵們幫助百姓耕種,希望能夠以此來彌補之前的過錯。

然而,他的這一舉動卻遭到了部分激進將領的反對,他們認為孫首領這是在向朝廷示弱,是對起義軍兄弟的背叛。

於是,營地中又陷入了一場新的權力鬥爭與理念衝突之中。

朝廷的回覆終於姍姍來遲。不出所料,朝廷內部的分歧導致了回覆的模稜兩可。既沒有明確表示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