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在頭頂的利劍。
然而,朝廷的財政困境就像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橫亙在他的面前。他既想挽救百姓,穩定邊疆,又擔心一旦做出讓步,會引發更多的連鎖反應,導致朝廷的統治秩序崩塌。
“朕再給眾卿三日時間,務必想出一個妥善之策。”崇禎皇帝無奈地揮了揮手,結束了這場沒有結果的朝議。
三日之後,朝議再次開啟。
“陛下,臣等苦思冥想,實在難以找到兩全之法。要麼犧牲朝廷其他方面的利益來賑濟陝西,要麼只能暫且擱置,待日後財政寬裕再做打算。”一位大臣垂頭喪氣地說道。
崇禎皇帝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絕望,“難道朕的大明王朝,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陝西百姓受苦,邊軍離心,而無計可施嗎?”
然而,回應他的只有一片沉默。
在這沉默之中,大明王朝錯失了緩和矛盾的良機。那些飢寒交迫的農民,在看不到希望之後,紛紛加入起義的隊伍。邊軍之中,也有不少人因對朝廷失望而選擇譁變或者逃亡。
曾經輝煌的大明王朝,在各方利益的博弈和短視的決策下,逐漸走向了衰敗的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