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吳甡的鎮定自若震懾住了他們,又或許是“賑濟”二字觸動了他們內心深處對生存的渴望,他們彼此交換了眼神,然後紛紛應允,緩緩退去。
吳甡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長舒了一口氣。
他知道,這只是暫時化解了危機,要真正讓這片土地恢復生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他堅信,只要心懷百姓,秉持公正,總有一天能讓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
回到隨行隊伍中,眾人對吳甡的英勇和智慧欽佩不已。
軍官讚歎道:“大人,今日之舉,真乃神勇。若不是您,我們怕是要命喪於此了。您單槍匹馬,面對如此眾多的‘賊寇’,竟能臨危不懼,談笑間化解危機,實乃我等楷模。”
吳甡搖搖頭:“此乃百姓無奈之舉,他們只是為了生存。我們為官者,當以百姓為本,日後定要將賑濟之事辦好,莫要讓他們再失望。這一路所見所聞,讓我深知百姓之苦,也更加堅定了我拯救他們的決心。”
此後,吳甡在延郡一帶積極開展賑濟工作,他親自監督物資發放,確保每一粒糧食、每一件衣物都能落到百姓手中。
他組織百姓恢復生產,興修水利,開墾荒地,邀請有經驗的老農傳授耕種技巧,還從外地請來工匠,幫助修復被毀壞的房屋。
他日夜操勞,不辭辛勞,眼中常常佈滿血絲,但他從未有過一絲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