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今日特來歸降。張某久仰大人英名,深知大人乃忠義之士,如今這天下大亂,張某願率部眾追隨大人,共扶大明。此雙翅虎首級與紫金龍,便是張某投誠之信物。”
張存孟言罷,營帳內寂靜無聲,唯有那風聲在帳外呼嘯而過。
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洪承疇身上,等待著他的抉擇。洪承疇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張存孟,眼神中透著審視與思索,卻仍未開口。
張存孟見狀,又道:“大人,張某此前雖在江湖漂泊,行跡不定,但如今真心渴望為大明效力。張某部眾雖出身草莽,卻也不乏忠義之人,若能得大人收留,必能在大人麾下改過自新,奮勇殺敵。
“張某願將部眾安置於延綏,且時刻在大人身邊聽令,若有半分差池,大人可隨意處置張某與部眾,絕無怨言。”他言辭懇切,態度謙卑,試圖打消洪承疇的疑慮。
又過了許久,洪承疇才微微點頭,沉聲道:“既如此,本帥且信你一回。你及部眾即日起歸我麾下,駐紮延綏,務必嚴守軍紀,不得有絲毫懈怠。”
洪承疇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多一份力量便多一分勝算,雖有風險,但值得一賭。
張存孟大喜過望,連忙拜倒謝恩:“多謝大人成全!張某定當以死相報,不負大人厚望。”
自此,張存孟及其部眾被收編,而後依令駐紮在延綏一帶。洪承疇將他們安排在自己身邊,名為便於指揮排程,實則暗含監視之意
在混亂之中,李自成卻不甘心投降。
他望著周圍的一切,心中燃起一股怒火與鬥志。
他悄悄召集自己的心腹,低聲道:“我李自成絕不向明軍低頭,這天下大勢尚未可知,我們不能在此坐以待斃。想我等本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才起義,如今若投降,一切都將化為泡影。趁現在局面混亂,我們找機會突圍出去。”
心腹們紛紛點頭,眼神中充滿堅定。
趁著夜色,李自成率領一眾親信,巧妙地避開明軍的巡邏隊伍,向著城外奔去。
馬蹄聲在夜色中迴盪,他們的身影逐漸消失在黑暗之中,只留下一路塵土飛揚,彷彿在訴說著不甘與抗爭。
而張存孟在延綏駐地,開始了在明軍監視下的新生。他每日在營帳中,望著明軍的旗幟,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自己已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周圍的明軍將士對他雖表面客氣,實則充滿警惕。他時常想起雙翅虎臨死前的眼神,那是對他的失望與鄙夷,讓他夜不能寐。
洪承疇也並未放鬆對張存孟的警惕,他派了自己的心腹將領王勇負責監視。
王勇時常在張存孟的營地附近巡視,與張存孟的部眾也時有接觸,試圖從中發現任何一絲不尋常的跡象。
一日,張存孟在營地中踱步,心中思索著自己的未來。他的親信李福湊上前道:“將軍,我們如今雖降了明軍,但處處受限,這樣下去何時是個頭啊?”
張存孟嘆口氣道:“我又何嘗不知,只是如今已無他法,只能先隱忍,再尋機會。”
李福欲言又止,他深知張存孟此舉已讓他們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
而在另一邊,李自成率領著他的殘部一路奔逃,他們在山林中穿梭,躲避著明軍的追捕。
李自成激勵著眾人:“兄弟們,我們雖暫時失利,但只要我們還活著,就還有希望。這天下之大,總有我們的立足之地。”眾人在他的鼓舞下,士氣漸漸恢復。
洪承疇在鐵城則開始著手整頓軍隊,他深知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也明白未來的路還很長。
他召集眾將領商議道:“如今雖收服了張存孟部,但不可掉以輕心。我們要加強訓練,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各方叛軍的動向。”將領們紛紛領命。
張存孟為了表忠心,主動向洪承疇請纓,希望能參與一些軍事行動。洪承疇思索片刻後,決定讓他率部去剿滅一股在附近流竄的小股叛軍。
張存孟領命而去,他深知這是洪承疇對他的一次考驗,若能成功,或許能稍稍減輕周圍人對他的疑慮。
在戰場上,張存孟身先士卒,他的部眾也奮力拼殺,終於成功剿滅了這股叛軍。
回到營地後,他向洪承疇覆命。
洪承疇看著他,微微點頭道:“此次你做得不錯,但切不可驕傲自滿,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張存孟連忙稱是。
然而,他心中的不安卻並未消散。他知道,自己在這明軍之中,始終是一個異類,未來的命運依舊充滿了不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