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卻滿臉不屑,其中一個頭目更是冷笑著回應:“神一魁,你親手殺了茹大哥,就該料到會有今日這般局面。我們寧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也不願再被朝廷招安,受人奴役,任人擺佈。”
神一魁仰天長嘆,聲嘶力竭:“你們這是糊塗啊,招安本是為了讓大傢伙都能活下去,如今卻要因一時的意氣用事,毀了所有人的前程與希望。”
在官軍營地,楊鶴和洪承疇同樣眉頭緊鎖,憂心如焚,正與麾下一眾將領緊張商討應對之策。
洪承疇抱拳上前,言辭懇切:“大人,神一魁部眾這般反覆反叛,必須嚴懲不貸,以儆效尤,否則日後恐生更多亂子。”
楊鶴卻緩緩搖頭,神色凝重:“神一魁本已誠心招安,若不是茹成名那廝惹出禍端,也不會鬧到如今這般不可收拾的地步。”
“現今還是先派人前去好言勸降,若能不動干戈,不戰而屈人之兵,那自是再好不過。”將領們雖心中存疑,但軍令如山,也只能領命而去。
黃友才這邊,他一邊精心謀劃著暗殺神一魁的每一個細節,一邊暗中派人悄悄與楊鶴取得聯絡,向其表明自己的心志與計劃,以求獲得楊鶴的鼎力支援與信任。
在此過程中,黃友才得知被張孟金俘虜的寧寨守備李金彪跟楊鶴是舊相識,他靈機一動,意識到這或許是一個與楊鶴進一步拉近關係的絕佳契機。
黃友才命親信暗中與李金彪接觸,許以重利,又曉以利害,成功說服李金彪為其寫信,傳遞訊息。
李金彪雖為階下囚,但也深知自身處境,為求自保,便充當起了黃友才與楊鶴之間的聯絡人。
黃友才透過李金彪的書信向楊鶴傳遞了自己的投誠誠意,以及詳細的計劃安排,包括如何穩定神一魁部眾,如何協助朝廷治理地方等。
楊鶴得知黃友才有意投靠,內心陷入深深的思索與權衡。
他深知若能徹底收服神一魁部眾,對穩定當下這混亂不堪的局勢將大有裨益,而黃友才此舉若能成功,也可省去諸多征戰殺伐之苦,避免生靈塗炭。
於是,他暗中給黃友才傳信,言辭隱晦卻表意明確:若黃友才能順利解決神一魁之事,便答應將他們這些人妥善安排在北直隸巡撫府當差,許以官職與俸祿。
黃友才得到楊鶴的回應後,心中猶如吃下一顆定心丸,旋即加快了暗殺的籌備步伐。
他在神一魁的飲食中下了一種毒藥,此毒無色無味,發作時卻劇痛難忍。
同時,又安排親信在神一魁的住所周圍巧妙設下重重埋伏,只等時機一到,便要置神一魁於死地。
而神一魁對此毫無察覺,依舊在營帳內為如何化解與茹成名弟兄們的尖銳矛盾以及應對朝廷的巨大壓力而絞盡腦汁,愁眉不展。
這日,神一魁正在營帳中處理事務,突然感到腹中一陣劇痛,猶如刀絞一般,且疼痛愈發強烈,幾近難以忍受。
他剛要大聲呼喊手下前來相助,黃友才便率領親信如鬼魅般衝了進來。
神一魁見狀,心中大驚失色,他強忍著劇痛,怒喝道:“黃友才,你這是要幹什麼?”
黃友才冷冷地凝視著他,眼神中沒有絲毫憐憫與猶豫:“神一魁,你已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你的存在只會讓兄弟們陷入更深的絕境與災難。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拿命來吧。”
神一魁試圖掙扎起身反抗,可因中毒而全身無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黃友才手中那寒光閃閃的劍無情地刺向自己。
隨著神一魁的轟然倒下,鮮血在營帳內蔓延開來,彷彿一朵盛開的罪惡之花。
黃友才帶著神一魁的首級和少數親信,馬不停蹄地前往楊鶴的營地。
楊鶴見黃友才真的成功暗殺了神一魁,心中雖對神一魁的遭遇有那麼一絲惋惜與同情,但更多的是對局勢得以暫時控制的欣慰與慶幸。
他看著黃友才,表情嚴肅而莊重:“你做得很好,本督向來一言九鼎,定會依照約定安排你們在北直隸當差。不過,你需得嚴令約束好你的手下,切不可再生出任何事端,否則休怪本督無情。”
黃友才連忙拜謝,言辭謙卑:“多謝大人信任,我等定當盡心竭力,肝腦塗地,效命朝廷,絕不敢有絲毫懈怠。”
然而,黃友才的這一殘忍行為卻在神一魁的部眾中激起了千層浪,引發了軒然大波。
一些對神一魁忠心耿耿的部眾對黃友才的背信棄義感到無比憤怒,他們義憤填膺,誓言要為神一魁討回公道,血債血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