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三邊總督洪承疇受明廷之命,全力鎮壓起義。
他坐鎮指揮中樞,猶如一隻冷酷的獵鷹,麾下曹文詔、艾萬年等部將則是其銳利的爪牙,對起義軍展開了窮追猛打。
趙勝的隊伍在陝西的山川溝壑間艱難求生,他們時而隱蔽於荒村廢墟,時而奔襲於官兵糧道,然而,官軍的圍剿愈發猛烈,如洶湧的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大哥,官軍又追上來了,咱們這幾日連番苦戰,兄弟們死傷不少,糧草也所剩無幾,這可如何是好?”趙勝身旁的一位親信滿臉疲憊與憂慮,眼神中卻仍透著一絲倔強。
趙勝望著遠方連綿的山巒,眉頭緊鎖,沉思良久後,緩緩開口:“陝西已無容身之處,聽聞山西的百姓亦在苛政下苦不堪言,我們且渡過黃河,前往山西,或許能尋得一線生機。黃河雖險,卻阻不住我們求生之路。”
夜幕籠罩著黃河岸邊,濤聲如雷,似在怒吼著世間的不公。
趙勝和他的兄弟們望著那滔滔濁浪,心中五味雜陳。
簡陋的木筏在波濤中劇烈搖晃,冰冷的河水不斷濺起,打溼了他們破舊的衣衫,寒意瞬間穿透肌膚,直抵骨髓。
但眾人的眼神中沒有絲毫退縮,只有對未來的一絲憧憬與決絕。
“兄弟們,握緊了,只要過了這黃河,我們就有希望!”趙勝大聲呼喊著,聲音在黃河上空迴盪,似在為兄弟們打氣,又似在向命運發出挑戰。
當他們踏上山西的土地,陌生的氣息撲面而來。
起初,他們在晉西的偏遠山鄉活動,這些地方,土豪劣紳們依舊作威作福,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趙勝深知,若要在此立足,必須贏得民心。
“鄉親們,我們是起義軍,是來為你們討回公道的!那些地主老財,平日裡吸你們的血,如今我們要讓他們付出代價!”趙勝站在一個破敗村落的中央,振臂高呼,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與激情。
村民們起初面露驚恐,紛紛躲在家中,門窗緊閉。
但當他們看到趙勝的隊伍將從土豪家中搜出的糧食衣物分給眾人時,眼中的恐懼逐漸被驚喜與感激所取代。
一位老者顫巍巍地走上前,拉著趙勝的手說道:“壯士啊,你們可算是來了,這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了。”
趙勝輕輕拍著老者的手:“大爺,您放心,只要有我們在,就不會讓那些惡人再欺負你們。”
然而,安寧的日子轉瞬即逝。洪承疇與曹文詔、艾萬年等官軍如影隨形,很快追過黃河。
九月十八日,夜幕如墨,籠罩著晉西石樓縣。趙勝的營地中,兄弟們在連日的奔波後疲憊不堪,紛紛沉沉睡去。
趙勝獨自坐在營帳內,藉著微弱的燭光,凝視著那張簡易的地圖,心中滿是憂慮。
他深知官軍就在附近,危險如影隨形,但他萬萬沒想到,危機竟會如此突然降臨。
官軍如暗夜中的幽靈,悄然靠近營地。剎那間,喊殺聲如驚雷般打破了夜的寧靜,火光沖天而起,映紅了半邊天。
趙勝從睡夢中驚醒,瞬間意識到危險來臨。他來不及穿上衣服,本能地順手抓起身邊的大刀,如獵豹般衝了出去。
“兄弟們,快起來,官軍來襲!”他的呼喊聲在營地中迴盪,充滿了焦急與決然。
但慌亂之中,他的身影在火光映照下格外醒目。官軍們發現了他,如餓狼見了獵物一般,蜂擁而上。
趙勝雖奮力抵抗,手中大刀舞得虎虎生風,每一刀都帶著他的憤怒與不甘。可是,官軍人數眾多,他漸漸陷入重圍。
“狗官,想殺我,沒那麼容易!”趙勝怒吼著,眼中血絲密佈,他的身軀已多處受傷,鮮血染紅了他的肌膚,但他依然頑強地戰鬥著。
在一陣激烈的刀光劍影交錯中,他終因寡不敵眾,被官軍砍倒在地。
他的雙眼圓睜,死死地盯著敵人,那目光中滿是對未竟事業的不捨,對明朝黑暗統治的強烈控訴。
趙勝部雖遭此重創,但山西境內的起義之火卻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王嘉胤,這位有著非凡膽略與智謀的豪傑,在眾多起義軍首領中嶄露頭角,逐漸成為眾人矚目的核心。
在一次起義軍首領的秘密聚會上,氣氛凝重而又充滿期待。
張獻忠皺著眉頭,率先打破沉默:“趙勝兄弟遭此大難,實在令人痛心。如今官軍越發猖獗,我等該如何應對?”
李自成目光堅定地望向王嘉胤:“嘉胤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