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談及“紫金梁”三字,無不咬牙切齒又滿心忌憚。
與周邊勢力相處,紫金梁也長袖善舞。對那些搖擺不定的地方豪紳,恩威並施。
先派小股部隊威懾,展示實力,再差使者許以合作共贏,保護其田產商業,換取錢糧資助;
對於江湖幫派,以義氣相邀,共同對抗官軍欺壓,吸納其好手擴充隊伍。
他還注重隊伍文化建設,讓軍中識字之人,給大家講古往今來起義抗爭故事,提升凝聚力與信念感。
閒暇時,營地裡也有簡易文娛,士卒們摔跤、比箭,歡聲笑語中,情誼愈加深厚,成鐵板一塊,無懼任何風浪侵襲。
隨著隊伍壯大,管理也更精細。設立軍需官統籌物資分配,杜絕浪費貪汙;軍法官維持軍紀,賞罰分明;參謀團日夜謀劃戰略,為每場戰鬥出謀劃策。
紫金梁時常巡查各營,與士卒同甘共苦,士卒受傷,他親至榻前慰問;
缺糧時,他與大家一同節食,這份情,讓眾人死心塌地追隨,願為他衝鋒陷陣、赴湯蹈火,書寫著這場農民起義波瀾壯闊又扣人心絃的傳奇,改寫著晉地乃至整個大明王朝的風雲走向。
後續作戰裡,紫金梁愈發大膽創新。雨夜突襲官軍水師營地,趁官軍在營帳躲雨打盹,划船悄無聲息靠近,點火燒船,一時間江面火光沖天,官軍水師大亂;
還組織敢死隊攀越懸崖,奇襲山頂官軍哨所,為大部隊開闢新進軍路線。
他用行動告訴所有人,即便身處絕境,只要心懷熱血與智謀,就能在這亂世闖出一片天,讓起義軍的名號,威震四方,令官軍聞風喪膽,持續在晉地掀起一場場驚心動魄的風雲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