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抵擋,“當”的一聲,火星四濺。
兩人你來我往,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單挑。混天猴的刀法凌厲,每一刀都帶著千鈞之力;
馬科的槍法也十分精妙,防守得滴水不漏。
周圍計程車兵們都被他們的精彩對決吸引,紛紛停下手中的戰鬥,圍觀這場高手之間的較量。
經過數十回合的激戰,混天猴漸漸體力不支。
馬科瞅準時機,一槍刺向混天猴。混天猴躲避不及,被長槍刺中胸口。
他搖晃了幾下,從馬上摔了下來。明軍士兵們見狀,一擁而上,將混天猴斬殺。
混天猴一死,起義軍頓時群龍無首,軍心大亂。
明軍趁機發動全面進攻,起義軍徹底潰敗。延水關的這場戰鬥,以明軍的勝利而告終。
崇禎五年的這兩場戰鬥,對於起義軍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不沾泥、劉民悅和混天猴的相繼死亡,讓起義軍的勢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
但明朝廷的殘酷鎮壓,並未能徹底撲滅起義的烽火。
在這片飽經苦難的土地上,百姓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對朝廷的不滿和反抗情緒日益高漲。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起義軍的隊伍中來,繼續為了生存和尊嚴而戰。
而明朝廷,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國力逐漸衰退,陷入了更深的危機之中。
明朝的腐朽統治並未因這兩場勝利而有絲毫改變,苛捐雜稅依舊繁重,地方官員依舊貪汙腐敗,百姓的生活依舊暗無天日。
而在明朝廷內部,崇禎皇帝接到了張福臻和洪承疇等人剿滅起義軍的捷報,心中卻並未感到多少喜悅。
他深知,這不過是暫時的勝利,各地的起義軍依然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
為了籌集更多的軍餉,他不得不再次增加賦稅,這使得百姓們的生活更加困苦,起義的烽火也越燒越旺。
在江南地區,一些有識之士看到了明朝的危機,他們紛紛著書立說,抨擊朝廷的腐敗和無能,呼籲進行改革。
然而,這些聲音在朝廷內部卻被淹沒在一片爭權奪利的喧囂之中。
官員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互相傾軋,勾心鬥角,根本無暇顧及國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疾苦。
與此同時,後金的勢力在北方不斷壯大。
皇太極繼位後,積極改革內政,加強軍事力量,對明朝的邊境構成了更大的威脅。
明朝不得不抽調大量的兵力去抵禦後金的進攻,這使得國內的剿匪力量更加薄弱。
在這樣的局勢下,起義軍與明朝廷之間的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起義軍在經歷了初期的挫折後,開始不斷調整戰略,聯合各地的勢力,逐漸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