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萬年在經歷了這場慘敗後,深刻地認識到了義軍的厲害。
他意識到,必須改變戰略戰術,才能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勝利。
他開始加強對士兵的訓練,不僅注重體能和戰鬥技能的訓練,還注重培養士兵們的應變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他邀請了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兵和軍事專家,為士兵們講解在複雜地形下的作戰技巧和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方法。
在訓練場上,老兵們親自示範如何在山地、叢林等複雜地形中隱蔽自己、如何快速穿越障礙、如何利用地形優勢攻擊敵人。
軍事專家們則透過沙盤推演、案例分析等方式,教導士兵們在遭遇敵軍埋伏、突襲等情況下的應對策略。
同時,他還調整了軍隊的組織結構,組建了一些專門的特種部隊,如偵察隊、突擊隊和工程隊。
偵察隊計程車兵們個個身手矯健、機智勇敢,他們身著輕便的裝備,便於快速行動和隱藏自己。
他們深入敵後,像幽靈一樣潛伏在敵軍營地周圍,觀察敵軍的一舉一動,探聽義軍的情報,為官軍的作戰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突擊隊則在戰鬥中承擔突襲和斬首行動的任務,他們經過特殊的訓練,擅長近身格鬥、暗殺等技巧。
在一次戰鬥中,突擊隊趁著夜色,悄悄地潛入義軍營地,他們避開了義軍的崗哨,如影隨形地靠近義軍首領的營帳。
當接近目標時,他們突然發動襲擊,與義軍的護衛展開了激烈的搏鬥,雖然最終未能成功刺殺義軍首領,但也給義軍造成了極大的恐慌和混亂。
工程隊負責修築營地、橋樑和防禦工事等,他們精通土木工程技術,能夠迅速在戰場上搭建起堅固的防禦工事,為官軍提供安全的保障。
義軍首領們也深知戰爭的殘酷和持久,他們在戰鬥之餘,積極組織戰士們進行休整和訓練。
他們向戰士們傳授一些簡單而有效的戰鬥技巧,如如何利用地形進行隱蔽、如何近身搏鬥、如何製作簡易的武器和陷阱等。
在一片山林中的空地上,一位義軍首領正在向戰士們傳授近身搏鬥的技巧。
他親自示範如何躲避敵人的攻擊、如何尋找敵人的破綻、如何用最小的力氣給予敵人最大的傷害。
他說道:“兄弟們,我們雖然沒有官軍那麼好的裝備,但我們勇氣和智慧。在近身搏鬥中,不要和敵人硬拼,要靈活應對,利用我們的敏捷和技巧戰勝敵人。”
同時,他們還注重加強內部的團結和紀律。他們制定了嚴格的軍規軍紀,對於違反紀律的戰士,嚴懲不貸。
在一次軍事會議上,義軍首領們圍坐在一起,商討著應對官軍的策略。
一位首領說:“官軍雖然強大,但我們有地利和人和的優勢。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繼續採用靈活多變的戰術,讓官軍摸頭腦。”
另一位首領點頭表示贊同,他說:“我們還要加強與百姓的聯絡,爭取更多百姓的支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場戰爭中堅持下去。”
在隨後的一場激烈交鋒中,戰場位於一片廣闊的沼澤地邊緣,名為“蘆花蕩”。
這裡水草茂密,泥潭遍佈,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其中,動彈不得。艾萬年吸取了之前的教訓,這次他採用了“八卦陣”。
軍隊按照八卦的方位佈陣,各個陣位之間相互呼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士兵們在陣中穿梭自如,既能集中力量攻擊敵軍,又能迅速分散防禦。
官軍小心翼翼地進入沼澤地邊緣,利用木板和繩索搭建了臨時的通道,緩慢地向前推進。
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謹慎與警惕,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陷入泥潭。
義軍則擺出了“魚鱗陣”。他們以小隊為單位,呈魚鱗狀排列。前排的戰士手持盾牌和長刀,負責抵禦官軍的攻擊;
後排的戰士則手持弓箭和投石器,對官軍進行遠端打擊。當官軍靠近時,義軍的弓箭手率先發動攻擊,箭矢如雨點般飛向官軍。
官軍的八卦陣迅速運轉,士兵們用盾牌組成防護牆,抵擋箭矢的攻擊。
同時,突擊隊員們沿著通道迅速衝向義軍,企圖突破義軍的防線。
義軍的前排戰士毫不退縮,他們揮舞著長刀,與官軍的突擊隊員展開了激烈的搏鬥。
在戰鬥中,雙方都陷入了泥潭,士兵們在泥潭中艱難地移動著腳步,相互廝殺。鮮血染紅了泥潭,屍體漂浮在水面上,場面極其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