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推開皇家學院沉重的大門,一股濃厚的墨香夾雜著沙盤推演的沙沙聲撲面而來。
他的目光被眼前景象震撼,高聳入雲的書架,如同一座座知識的豐碑,靜靜矗立,散發著古老而神秘的氣息。
上面整齊排列的,不是尋常書籍,而是歷代名將嘔心瀝血總結的兵書戰策,每一本都彷彿蘊藏著千軍萬馬的嘶吼與廝殺。
李豪能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那是歷代先賢智慧的凝結,也是戰場上血與火的洗禮留下的痕跡。
空氣中瀰漫著莊嚴肅穆的學術氛圍,讓人心生敬畏,彷彿能聽到金戈鐵馬的轟鳴,感受到運籌帷幄的緊張。
李豪的心跳逐漸加快,他知道,這裡將是他蛻變的開始,也是他走向輝煌的起點。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那股墨香,似乎也帶上了一絲鐵血的味道,讓他體內的熱血開始沸騰。
周圍的學者和將領們,一個個身著儒服或戎裝,目光如炬地審視著這位年輕的皇子。
他們的眼神中,有好奇,有懷疑,甚至還有不屑。
李豪感受到這股無形的壓力,手心微微出汗
他環顧四周,朗聲說道:“諸位,今日能在此與諸位共同探討軍事之道,乃本王之幸。” 他刻意放慢語速,力求每一個字都清晰有力,以此來掩飾內心些微的緊張。
一位鬚髮皆白的老學者站了出來,他捋了捋鬍鬚,眼神銳利地盯著盛王,說道:“殿下,老朽聽聞您提出了一些…新奇的軍事理念。只是我大唐兵法源遠流長,自成體系,不知殿下的高見從何而來?” 語氣中帶著明顯的質疑,甚至還有一絲敵意。
其他幾位學者也紛紛點頭附和,顯然對盛王這位“外行”皇子並不看好。
李豪深吸一口氣他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先生所言極是,我大唐兵法博大精深,然世間萬物皆在發展變化,兵法亦是如此。固守成規,豈非坐井觀天?”
老學者眉頭緊鎖,正欲反駁,卻被一旁身材魁梧的哥舒翰打斷。
“殿下此言倒也有幾分道理,”哥舒翰爽朗一笑,拍了拍盛王的肩膀,說道:“年輕人嘛,就該有點新想法!老夫倒是想聽聽,殿下究竟有何高見?” 他炯炯有神的目光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李豪感受到來自哥舒翰的支援,心中頓時增添了幾分信心。
他正要開口,卻見安祿山緩緩走了過來,嘴角掛著一絲意味不明的笑容……
李豪挺直腰板,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安祿山上,嘴角微微上揚。
“兵法之道,貴在靈活變通。今日我便以指揮系統為例,為諸位講解一二。” 他走到一面巨大的沙盤前,拿起一根木棍,指著沙盤上的山川河流,侃侃而談。
“我大唐軍隊,雖勇猛善戰,卻常因指揮不暢,貽誤戰機。試想,若將士們如同一人之手足,令行禁止,豈有不勝之理?”
李豪的聲音鏗鏘有力,如同金石之聲,在學院大廳內迴盪。
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現代軍事指揮系統的精髓娓娓道來,從基層到高層,從資訊傳遞到決策執行,每一個環節都講解得清晰明瞭。
一些年輕的學者和將領聽得如痴如醉,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們彷彿看到了一扇通往全新軍事世界的大門,正在緩緩開啟。
安祿山在一旁冷眼旁觀,心中暗自冷笑。
他早就看出了盛王的野心,也對他的這些“奇談怪論”嗤之以鼻。
安祿山那雙精明的小眼睛微微眯縫,閃爍著狡黠的光芒,嘴角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他那肥碩的身軀緩緩上前,每一步都彷彿帶著千鈞之力,讓地面都微微顫動。
他決定給盛王一個下馬威,讓他在眾人面前出醜。
“殿下,”安祿山的聲音如同生鏽的鐵門被推開,刺耳而又帶著一絲陰陽怪氣,“您所闡述的這些理論,聽起來倒是天花亂墜,如同空中樓閣,美輪美奐,卻不知能否經得起實戰的檢驗?”
他故意頓了頓,目光在盛王身上游移,彷彿要將他看穿,“比如,”安祿山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一絲挑釁,“若敵軍兵分三路,
如同三條毒蛇,同時進攻我方三座城池,而我軍兵力不足,捉襟見肘,該如何應對?”
他故意設定了一個複雜的軍事場景,如同一個精心佈置的陷阱,想要為難盛王,讓他當眾出醜。
安祿山那肥胖的身軀微微前傾,彷彿一座小山壓向李豪,他的眼神中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