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節,在李豪眼中卻是決定戰爭勝負關鍵。
他用一個個鮮活例子,向杜佑闡述著後勤重要性,每一個細節都力求讓這位飽經風霜老者能夠理解並認同。更重要,李豪將這些超前理念與大唐實際情況緊密結合。
他並非簡單地照搬,而是在深入研究了大唐軍事現狀後,提出了針對性改革方案。
每一個建議,都經過他反覆推敲,力求在現有條件下實現最大效能。
李豪目光灼灼,他渴望從杜佑眼中看到認同,看到希望,更渴望與這位老人一起,為大唐開創一個嶄新未來。
這封信,不僅僅是一份軍事改革方案,更是李豪內心深處對國家、對民族深沉熱愛體現。
他將自己所有智慧與熱情都傾注其中,只為大唐能夠更加強大能夠屹立於世界之巔。
杜佑接過信件,仔細閱讀起來。
他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顯然被信中的內容所觸動。
李豪耐心等待,心中祈盼著杜佑的認同。
良久,杜佑放下信件,抬起頭來,老夫願意將此信呈給聖上,看能否讓聖上重新考慮。
”李豪心中大喜,連忙拱手道謝:“多謝杜大人成全,我大唐的未來,定會因此而更加輝煌!”
送走杜佑後,李豪立刻寫了一封信,將同樣的內容詳細地闡述給哥舒翰。
他將信封好,親自交給信使,吩咐道:“火速送往哥舒翰將軍府邸,務必確保將軍親自收到。”
幾日後,哥舒翰的回信終於到來。
信中,哥舒翰對盛王的軍事理念大為讚賞,甚至邀請他到軍中,給年輕將領們講學,進一步推廣這些新式理念。
李豪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決定親自前往軍中。
他整裝待發,帶著幾名親信,踏上了前往軍營的路途。
然而,就在他行至半途時,空氣中突然瀰漫起一股不詳的預感。
前方的道路上,一群黑衣人突然現身,手持利刃,顯然是有備而來。
李豪心中一凜,迅速讓親信們佈陣防禦。
他緊握長劍,眼神堅定,心中卻在飛速思考應對之策。
“殿下,小心!”一名親信高聲提醒,隨即一刀迎向面前的黑衣人。
戰鬥中,李豪深吸一口氣,胸腔內彷彿燃燒著一團烈火。
這股熱流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賦予他無窮力量。
他眼神一凜,眼角餘光瞥見一名敵人正揮舞著長刀,挾裹著勁風,朝自己襲來。
那刀鋒閃爍著寒光,彷彿死神的鐮刀,要收割他們的生命。
李豪心中警鈴大作,身體卻比思緒更快做出反應。
他微微側身,以毫釐之差避開那致命一擊,同時手中長劍如同靈蛇出洞,閃電般刺出。
這一劍,凝聚了他所有力量和意志,劍尖劃破空氣,發出尖銳呼嘯。
那名敵人只覺眼前一花,一道寒光閃過,胸口便傳來一陣劇痛。
他低頭一看,只見一柄長劍已深深刺入自己胸膛,鮮血如泉湧般噴出。
敵人眼中滿是驚恐和不甘,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麼,卻只能發出一陣“嗬嗬”聲響。
李豪面無表情,手腕一抖,長劍從敵人胸口拔出,帶起一串血花。
他沒有絲毫憐憫,因為他知道,在這殘酷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豪迅速轉身,長劍再次揮舞,將另一名試圖偷襲敵人斬於劍下。
他身形矯健,動作迅捷,在敵人中穿梭自如,如入無人之境。
每一次揮劍,都伴隨著一聲慘叫和一具屍體倒下。
戰鬥愈發激烈,李豪身上也逐漸添了幾道傷痕,但他卻越戰越勇,眼中閃爍著瘋狂戰意。
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縮,不能倒下,因為他身後,還有更多人需要他保護。
李豪怒吼一聲,聲震四野,手中長劍化作一道銀色閃電,將一名敵人攔腰斬斷。
鮮血飛濺,染紅了他衣袍,也染紅了他腳下土地。
李豪站在屍山血海中,宛如一尊殺神,讓人不寒而慄。
他心中暗道:“是誰要對我下手?無論如何,今夜,我必須闖過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