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塵站在書房窗前,望著窗外漸漸暗下去的天色,眉頭緊鎖,神色凝重。改革的推進陷入了微妙的膠著狀態,朝堂上的爭論雖暫時平息,但反對的暗流仍在湧動,地方官員態度不一,民間的期待與質疑也交織在一起。他深知,要想打破這一僵局,必須採取一些有力的新舉措,消除各方疑慮,為改革的全面推廣營造良好的氛圍。
“來人。”葉塵輕聲喚道。
很快,一位年輕的幕僚走進書房,恭敬地行禮:“大人,有何吩咐?”
“召集府中所有幕僚,半個時辰後到前廳議事。”葉塵的聲音沉穩而堅定,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是,大人。”幕僚領命而去。
半個時辰後,幕僚們齊聚前廳,大家的臉上都帶著一絲期待與好奇,不知道葉塵此番緊急召集,是為了何事。
葉塵緩緩掃視眾人,目光堅定:“如今改革之事,已到了關鍵節點。朝堂上反對之聲雖有所減弱,但仍未徹底消除,地方官員態度各異,民間也有諸多疑慮。我們必須儘快行動起來,讓更多人看到改革的好處和前景,堅定大家對改革的信心。”
眾人紛紛點頭,其中一位年長的幕僚問道:“大人,您可有具體的想法?”
“首先,我們要編寫一份詳細的改革宣傳手冊。”葉塵說道,“這份手冊,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改革的內容、預期效果以及應對風險的措施,一一闡述清楚。不僅要讓官員們明白改革的意義和操作方法,更要讓普通百姓也能看得懂,聽得明白。”
他微微停頓,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思索:“內容上,要涵蓋稅制改革、農業發展、商業扶持、民生保障等各個方面。對於百姓關心的賦稅減輕、就業機會增加、生活質量提升等問題,要重點說明。同時,結合清平郡的實際案例,用真實的資料和百姓的親身經歷,讓大家切實感受到改革帶來的變化。”
一位年輕的幕僚連忙拿出紙筆,開始記錄葉塵的話。
“另外,手冊的排版要簡潔明瞭,配上一些生動的插圖,讓不識字的百姓也能透過圖畫了解改革的要點。”葉塵補充道,“完成初稿後,要組織各方人士進行稽核,確保內容準確無誤,語言通俗易懂。”
眾人紛紛表示贊同,開始討論手冊的具體編寫細節。有人提出可以增加一些問答環節,解答百姓可能存在的疑問;有人建議引用一些歷史上成功改革的案例,增強說服力。葉塵認真傾聽著每一個人的建議,不時點頭表示認可。
“編寫宣傳手冊只是第一步。”葉塵接著說,“我們還要在京城舉辦一場改革成果展覽。”
眾人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興奮。
“這場展覽,要全面展示清平郡改革後的巨大變化。”葉塵的聲音中充滿了期待,“我們要將清平郡新貌的畫作、照片,改革前後的資料對比圖表,百姓送來的感謝信,以及改革過程中使用的一些新農具、新商業契約等實物,都展示出來。”
“同時,邀請京城的官員、百姓、商賈、學子等各界人士前來參觀。”葉塵繼續說道,“安排專人進行講解,詳細介紹改革的實施過程和取得的成效。讓大家親眼看到、親耳聽到改革的成果,增強他們對改革的信心。”
一位幕僚擔心地問道:“大人,舉辦如此大規模的展覽,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恐怕不少,我們該如何籌備呢?”
葉塵微微一笑:“人力方面,從府中抽調精幹人員,再招募一些志願者,負責展覽的籌備和講解工作。物力方面,派人前往清平郡收集相關的展品。財力方面,我會向朝廷申請一部分撥款,再爭取一些商賈的贊助。”
“而且,”葉塵補充道,“這場展覽不僅是展示改革成果的平臺,也是我們與各界人士溝通交流的機會。在展覽期間,設立意見收集處,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我們更好地完善改革方案。”
眾人聽後,紛紛表示贊同,開始熱烈地討論展覽的籌備細節。有人提出可以在展覽現場設定互動環節,讓參觀者親身體驗改革帶來的便利;有人建議邀請清平郡的百姓代表前來,講述他們的親身經歷,增強展覽的感染力。
隨著討論的深入,葉塵心中的計劃愈發清晰。他深知,這兩項舉措的實施,必將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但他毫不退縮。他相信,只要能夠讓更多人瞭解改革、支援改革,那麼改革的道路必將更加順暢。
接下來的日子裡,葉塵和幕僚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宣傳手冊的編寫和改革成果展覽的籌備工作中。他們日夜忙碌,廢寢忘食,力求將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