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紛爭開始(1 / 2)

散朝後不久,首輔李嵇神色冷峻,眼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向都察院下令,語氣堅定:“繼續嚴查此案,務必揪出高利貸背後的主謀,還要徹查清楚高利貸買船一事是否是個陰謀。”

都察院眾人領命而去。

這樁朝堂官司如一團亂麻,持續了許久,卻始終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時間悄然來到十月初四,樞密使牛繼宗向陛下上奏,言及此事,“陛下,此案牽連甚廣,天下百姓極為關注,應當在朝堂之上公開辯論,以正視聽,公正斷案,還天下一個公道!”

不久宮中傳來訊息,隆興帝允准了他的提議。

此訊息一經傳開,整個京城瞬間熱鬧起來。大街小巷都有人在議論紛紛,國子監的太學生們也聚在一起,交頭接耳,都在講牛繼宗腦子壞了,一個武將同飽讀經書的文官辯論,還沒開講,就輸了一半。要知道,朝堂上五品以上的文官一半都出自翰林院,一人說一句都能說死武臣了。

鎮國公府裡,牛承業滿臉擔憂,快步走到牛繼宗面前,眉頭緊皺,焦急地說道:“父親,搞辯論那向來是那些夫子的強項。您上了這道摺子,要是到時候我們輸了,那可就丟大人了!”

牛繼宗神秘一笑,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說道:“既然謝鱗出了這個主意,那就肯定有他的計劃。他讓我們上書,負責辯論的是俞鶴倫,就算輸了,也是這位老夫子學問不夠,和我們有什麼關係?而且俞鶴倫沒有反對,就說明他是有信心的,我們且看他們怎麼打算。”

隆興帝將朝議時間定在了十月十一,地點選在莊嚴肅穆的太清宮。這一天,天色微亮,文武朝臣們便早早來到太清宮。他們身著朝服,神色各異,依次入場站定,靜靜地等待著隆興帝的車駕。宮殿外面,翰林院諸學士領著國子監諸生整齊站立,場面極為隆重。

首輔李嵇站在百官之首,面色平靜,讓人看不出他內心的喜怒。吏部的老天官夏崇,因為陛下的恩遇,被賜了一張小凳,他坐在小凳上,微微眯著眼,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殿內殿外獨他一人有此殊遇。胡之問、李軻、劉學義三人站在稍靠後的位置,同樣一臉平靜,神色沉穩。而中下級文官們大多面帶喜色,似乎已經勝券在握。

牛繼宗領銜的武臣勳貴群體則異常安靜,馮唐站在中間,心中滿是疑惑,實在不明白牛繼宗為什麼要提議這場勝算不大的朝堂辯論。作為樞密院正五品參將的謝鱗,雖然有資格入殿,但位次極其靠後,他的眼光不離前面的李嵇等人。本朝參將品級低下,與前明正三品的武官不可同日而語。

不一會兒,隆興帝的車駕緩緩駛來,隆興帝坐上御座,百官立刻行禮,動作整齊劃一,隨後紛紛坐於蒲團之上。這時,一個太監尖著嗓子高聲宣佈:“朝議開始!”

文臣中率先出列的是韓恪。他走的是清貴路線,從翰林院一路升遷到都察院,如今已坐到左都御史的位置。而武臣一方,由於大多是不懂經義的武將和半吊子文人,出場的自然是中過進士,論年資僅比賈敬稍晚一些的俞鶴倫。

二人地位懸殊,若單從官職論起,這場辯論或許根本就不會發生,畢竟漕運衙門可不缺會罵街的粗鄙官吏。

俞鶴倫率先開口,他今天身著一襲長袍,手持摺扇,一副學究老先生的模樣。他微微拱手,不緊不慢地說道:“韓大人,你我二人今日在此,是為了公案。若沒有規矩,就算爭論到天邊,也不過是民間所說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我應當先劃定範圍,再談其他,不知韓大人可認同?”

韓恪微微點頭,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心想:“且看看你要劃什麼範圍。” 於是答道:“閣老此話在理,卑職贊同。”

“此案情形複雜,都察院還未完全查清。你我今日僅論老夫婦之子買三百石船之事,如何?” 俞鶴倫接著說道。

“閣老在理。” 韓恪爽快地應道。

“老夫婦之子買三百石船,乃是他家慘禍之起因。你我先前所論,關鍵在於你認為漕運所屬勳貴、官吏以海運之公而謀自家之私,以生意謀利為引,售賣船隻,致使他落得如此下場,是也不是?” 俞鶴倫目光緊緊盯著韓恪,追問道。

“當然!” 韓恪答得斬釘截鐵。

俞鶴倫面上露出一絲輕笑,不慌不忙地說:“那我問你,什麼是公,什麼是私?若是講不清這個問題,怕是議不出個公理來,你說呢,韓大人?”

韓恪聞言,心中一驚,他萬萬沒有想到俞鶴倫會丟擲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太過寬泛,若是深入討論,恐怕就算談到天邊,也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