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亂而後治(1 / 2)

俞鶴倫感受到屋內那灼熱的目光,竟反譏一語:“戚將軍,怕是在戰場上拼殺久了,竟忘了當初繕國公是如何死的了!”

此語甚是狠毒,要知道,繕國公的死乃是所有人在公開場合都避而不談的禁忌,如今這塊傷疤被揭開,想要輕易合上可就難了。

“俞世伯,事情究竟會發展成何種結果,這並非我們應當關心的,我們只需做好我們要做之事。”謝鱗深知時機已差不多,趕忙見縫插針,試圖避免真的談崩,“您先前問我們賣出船隻所為何事,我未曾回答,其實各位世伯想知曉的是我們為何如此急切,對吧?”

侯景熙回頭看向謝鱗,方才戚建輝的開口就顯得很是彆扭,如今謝鱗又轉而談起原因,更是透著一股詭異。

“諸位世伯可曾考慮過一件事,遼東戰事結束後,遼東糧貿入關,北京的糧價勢必會降許多,可問題是,受影響的難道僅僅只有北京嗎?”

蔣子寧一直未曾開口,只因前面所談之事與他的利益牽連不大,而且他對漕運可謂一竅不通,此次不過是出席而已。

但糧價卻與他息息相關,他家的生意主要集中在田莊上,分佈於直隸、河南、山東一帶。

遼糧入關對他的影響最為明顯,事實上,開海運對他的影響已然顯現,然而在大勢之下,他也只能接受,況且也並非沒有補償。

“你們到底有何想法?漕糧部分改走海運後,漕船閒置闖入河運,這才引發了此次風波。而你現在又提及日後的遼糧入關,別再東拉西扯了,乾脆點。

我還趕著去喝喜酒呢!”

謝鱗並未惱怒,反倒露出一絲淺笑。

“世叔,如果我沒記錯,北地糧價下跌對您家頗為不利,對吧?”

蔣子寧微微點頭。

“世叔家的情況實際上與廣大的北地中下級軍士相同,皆是將田用來種植糧食,糧價下跌對他們同樣不是好事。”謝鱗的笑容未曾消失,賈璉所講的時機已然出現。

“我們打算在北地的莊田改種植棉花,然後透過運河南抵江南,交由紡織作坊製成棉衣再北銷,以此填補漕運的缺口,而且屆時運價下跌,南北棉貿的收益只會更高。諸位世伯世叔願不願意加入我們呢?”

這番話瞬間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陳維周也將目光投向謝鱗。他和三弟維亮今日來此,本是代齊國公府給陸預慶婚的,而且二弟從遼東來了信,囑託他一定要代其到場為陸預撐場面,為此他還向陛下告了假。

可自從進了這屋子,他就一直沒弄明白狀況,心中有諸多疑問,卻偏偏不能問,只能裝出一副瞭然於胸的模樣,可再怎麼裝也掩飾不住他滿心的好奇。

“你的意思是,讓我們帶著下面的人將田部分改種棉花?”蔣子寧饒有興致地看向謝鱗。

“對。”

“倘若改種棉花,收益固然比糧食高,可製成的衣服誰來買呀?”

“那些鄉間家境還算可以但又不算太好的人會買,將來遼東墾植的流民們會買,居住在城裡可又買不起絲綢華服的人也會買……只要價格合適,他們定會購買,北地天氣寒冷,一年大半的日子都處於寒冷之中,棉衣總歸比粗布短衫要好。”

“那怎樣才算價格合適?”

“規模越大,成本越低,價格自然也就越低,如果運價也能降低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而且那些下等人家既然受益於糧價,自然也要把省下來的錢花在別處,衣食住行,他們如何能逃得開?”

牛繼宗、侯景熙等人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屋內頓時熱鬧非凡,謝鱗則取了一杯茶慢慢喝著。

“最後兩個問題,其一,棉花很早就已投入使用,只是一直範圍不大,北地的價格也頗高,運到南方織成再運回來,何必如此呢?在北地開辦作坊還能夠節約成本。”

“世伯,漕運上的人是要養家餬口的,江南的商人是要賺錢的,沒有利益給他們,他們怎會與我們合作?

難道是圖我們蠻橫霸道嗎?

再者說,北地哪來那麼多成熟的女工?即便想辦,那也得一步一步來。”

“第二個問題,你們所講的計劃繁多且複雜,可有一點,你們又如何能確定後金一定會被滅呢?”

謝鱗笑了,笑得愈發明顯,嘴巴都忍不住咧開,“世伯,如果這樣都打不贏,那才真叫見鬼。堆兵線、挖壕溝、打呆仗都能輸,那還打什麼,不如直接投降算了,一了百了。”

“那我們應當一面騰出資金預備改種,一面想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