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黛玉得書心自喜(2 / 2)

一點,黃梨洲的《原君》表現尤為明顯。

受出身地域影響,林黛玉的父親在江南顧黃二人之間選擇了做顧學的門徒,賈璉送此書既表示了對黛玉讀書的鼓勵,也是對林氏家學的認可。

黛玉何有不喜之理,高興歸高興,喜過之後又想起方才在三春處的談話,心上喜字加一憂,憂喜(好像喲西,我打拼音,出現的優先是這個,看來我思想成分有點複雜。)

林黛玉的父母親在送黛玉上京前,為寬慰她,解釋過送她上京的緣由,說此番送她入京實在是其母賈敏身體過於病弱,無法教導她,而其父雖時常教授學問,但身處要職,所做之事關係重大,能抽出的時間太少。若是如此,對黛玉這樣的大家千金名聲很不好,所以希望黛玉能得賈母一二照看教養。

可如今入賈府也有月餘,黛玉所得之教其實並不比在揚州時好多少,該教的其母早已教完了,賈府更像是一個社交平臺,所以黛玉漸漸從中體會到了人心的善惡,處世的為人之道。

儘管封建時代孩童早熟,大家族中更是如此,但早熟不等於成長,成長是血淚教化而成的,所以我們常懷念青春與童年。

只盼哪歲歸維揚,淚與雙親見。

.........

這一日,平兒帶人將禮送到各處,各處皆坐皆飲茶,待回到屋中早已腿微顫,腹中水飽。

而屋內那個造成這一切的傢伙,正在呼呼大睡,與天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