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大師對火槍的評價與認可,超出多數人,包括了石妙興的感受,但是既然方丈反覆重申,大家對視一下,不好再表示反對,也就只有認可了。
“善哉善哉!”大家稱是。
“當天結束之後,後天早課之後進行文比,老衲當場出題,題目就從孫子兵法裡面臨時選,各房回去準備便是了。”
“孫子兵法在哪呢?”
“藏經閣早已經備好,現在,你們就可以去取,可以回去好好讀的。”
告辭出來,幾個房頭有點激動:
“火槍,兵法,這可是第一次啊,只練拳腳功夫,文的也都讀經抄經了,咋就忽略了這個。”
“哈哈,別說了,你那個讀經抄經也算是個啥啊,拿著毛筆就是玩棍吧,還好意思說?”
他低頭一笑,騷騷頭頂;
“就當是拳腳前的熱身了,想不到今天來真的啦!”
漢禹對此渾然不知,還在埋頭讀著三國演義,越讀,越覺得石妙興前面說的話有道理,尤其是關於韓信的說法。
“敢情,曹魏後來奪取天下,就是因為齊地之利啊,韓信其實是佔了地勢的便宜,後來根本不覺才自矜,所以倒黴的。
“項羽陶謙佔了徐州,而不知道奪取沃野齊地,才被劉邦曹孟德消滅,也是必然。”
“劉玄德被吹為忠義,其實是奸佞,他多次更換東家,其實每一次都想取而代之的篡位,根本就是別有用心的利用別人,最後才逃到西蜀,利用西蜀的。”
“還是師傅說得對,存普渡眾生之志,舍沽名釣譽之心,才會成就大事的。”
正想著,師傅回來了,趕緊給師傅端上茶點。
師傅看漢禹讀書入迷,問;
“有沒有心得?”
“存普渡眾生之志,舍沽名釣譽之心,才可以成就大事。”
“好!”師傅一拍茶桌,一下站了起來。
漢禹趕緊也站起來 , 看著師傅激動的表情,有點發滯。
“小子,終於領悟到為師真傳了!”
“師傅高論,弟子聆聽就是。”
“你是怎麼看出這些事情的?”
漢禹把自己的心得說了一遍,師傅頻頻頷首稱是。聽漢禹說完,師傅給漢禹倒上一杯茶,才說:
“韓信,劉玄德都是德才不配。韓信打下齊地就索要齊王,劉玄德到了蜀地就立馬稱帝,結果呢,韓信德才兩無,很快斃命;劉玄德與曹丕稱帝馬上自己稱帝,野心暴露無遺,若不是諸葛亮獨木支撐,恐怕早就被正朔的曹魏所滅。劉玄德有帝王之心,而無帝王之德之才,只重衣衫不重才,只看重早期將領,排斥蜀人降將,剛愎自用,竟然怒而興師討伐東吳,終究只傳一代即亡。”
“所以,存普渡眾生之志,舍沽名釣譽之心,才是成就大事的要,也是做人的要訣。恰如佛家偈語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樣的境界,同歸佛家本意。”
“謝謝師傅點化!其實,弟子就是覺得,名利是旗,風吹旗動不要緊,我心不動是根本,是不是這個意思?”
“善哉善哉!明天就要比武了 ,今天趕緊休息,明天好有力量比試。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你要站在高處向下看,才能看出眾生離苦得樂,不能總是仰視。明天,就是你登高望遠的機會。”
“謝師傅!”
漢禹回到旁邊的耳房休憩,準備明天諸事。
天矇矇亮,喜鵲剛剛開始喚醒沉睡中人,寺裡的鐘聲已經悠悠響起。
漢禹早就有早起晨練的習慣,趕緊起來為師傅燒好熱水,沏上茶水,到大灶取來齋飯,然後一如既往的到樹下開闊之地,練起了大鵬展翅內功。
他的心非常平靜,一切猶如既往,沒有臨陣前的驚慌與倉促。
師傅出門看到情景,感覺內心毫無波瀾,他知道,弟子的八年辛苦付出,今日就是看到收穫的季節了。
喜鵲帶著羽翼已經豐滿的小鵲在樹上覓食,他知道,這是該放飛他們的時候了,漢禹也到了單飛的時候!
大雄寶殿前,傳來悠揚的禪樂,該帶著漢禹到試場了。
他喊過漢禹一起共進齋飯,二人就如同沒有任何事情一樣的平靜的吃飯,喝湯。
齋後,與平日不同的是,他從櫥櫃裡面取出護膝,護腕,護襪,著上芒鞋,讓漢禹佩戴整齊,帶上他的旗子進入試場,到執事僧處簽到,然後再去鑼鼓旁邊插上。
他則到了方丈禪房,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