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漢禹帶著他們五位到了馬廄,親自為他們向執事僧簽了保證,讓他們騎馬回鄉。
到山門送別,漢禹回到藥局,繼續與藥僧們一起為孫排長治療。
孫排長很是忐忑,他對漢禹說:
“你就這麼讓他們騎馬返鄉,而且每人帶了這麼多錢,萬一他們有的人一去不回怎麼辦?”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是要有這種胸懷。我看他們不是那種人,而且也是與你共患難過的,我怕什麼?”
“在軍內,是不可以允許他們單獨回鄉的,起碼要跟上一位陪同,名為一起表達長官心意其實是監督。像師傅這麼做,是第一次見到。”
“不回來,是無緣 ;準時回來,那就是有緣。我相信緣的。”
孫排長無語,暗自祈禱千萬別出意外 尤其別給他找來無來由的麻煩。
住持到了禪房,想和漢聊一下自衛團的一些情況,看漢禹軍裝在,槍和人都不在,就知道到了藥局。
不知怎麼的,這些天他感覺越來越對漢禹有一種依賴感,而且這種依賴感還會給他帶來信心。
他也正好想看看藥局的準備,以及孫排長的傷情,就慢慢的走到了藥局。
孫排長見到師爺駕臨看望,慌得想爬起來施禮,被他制止。
漢禹站到一旁,看住持在那忙碌,準備隨時聆訓。
這種硬傷,本來一般不難治療,如果是初期治療,至多一個月就可以痊癒。但是,他們綿亙時日不說,而且還屢屢奔跑不息,導致傷情惡發,傷及體內臟腑,所以治療難度加大。
他不慌不忙的望聞問切,對孫排長說:
“不要緊,傷口已經結痂,很快就會癒合好的,慢慢調養就是。漢禹會給你帶來配合傷情的合適飲食,遵照就是了。”
孫排長連連稱是,問道;
“住持師爺 ,我沒有別的長處,只會領兵打仗,傷愈之後還是想軍旅效力,不知是否可以如願?”
“你說一下你在軍中情況如何?”
果然,孫排長是在軍校接受過幾個月教育的,所以對兵器與火炮都有研究,尤其是火炮與陣型,曾經做過深入瞭解。
只因為不是範團長的老鄉故舊,所以才不得重用,甚至再學成回來後還遭受排擠,就連軍餉也屢屢停發,才導致不得不倒賣軍裝,吃空餉,最後終於被範團長抓了把柄,必欲除之而後快,最後逃離才保命,不得已或者是打抱不平,甚至綁了茂林寺的票。
“痛改前非,才可以立地成佛,茂林寺也要成立自衛團,你師傅漢禹也在其中,鄙人受任為團長。你們跟隨漢禹一起,接受他的調遣,看你意下如何?”
“就是這個意思,追隨師傅是肯定的。”
“那好,漢禹你過來吧 ,你們單獨探討就是了,學有所成,學有所長,你們教學相長。”
孫排長有文化,有軍事素養,雖然武功差一些,但是無關大局,而且他們幾位的所學差不多,用於自衛完全不成問題。軍事知識才是茂林寺自衛團的頭等大事。
漢禹與孫排長聊的極為投機,方方面面的東西都聊的透徹。
最後, 漢禹親自到小灶端來一盆牛肉,兩壇酒,二人邊吃邊聊,真個的是歡顏耳熱。
四日後,這幾天一直正在藥局的漢禹突然聽執事僧告訴了一個大訊息,而且,是一個爆炸性的訊息。
回家送錢的五位士兵不僅如期回來了,而且還捉到了一個洋夷,已經被執事僧直接送到了方丈大師那裡,他要見漢禹師傅。
漢禹趕緊趕到住持禪房商議,可巧,那五個士兵在交還馬匹後,也一起來到住持禪房向漢禹報告情況,漢禹就與住持慢慢聽他們講解經過。
原來,他們回茂林寺途中吃飯的時候,遇到一個穿著九州服裝,卻是金髮碧眼的洋人。他一邊吃著飯,卻一邊向店家打聽茂林寺的情況,尤其是茂林寺要組建自衛團的事情,他打聽的格外詳細,甚至能說出住持和他徒弟漢禹的名字。
小吳等幾位感到情況緊急,於是表面不動聲色,就在一邊商議了一下,卻感覺這個洋夷是探子,要為禍漢禹師傅與住持師爺。等他吃完飯後,在到茂林寺的路邊捉了這個他,連馬匹帶人一起綁送到了茂林寺,被執事僧送交給了方丈大師。
住持覺得蹊蹺,因為軍隊之事事關機密,就連漢禹也不知其詳,一個外國人怎麼可能知道?
漢禹卻不這麼想,他詳細詢問了一下他們探家與回家的路程,並沒有什麼值得異常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