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一聲巨響之後,泰州城牆出現了一個缺口,無數叛軍士兵蜂擁而入。
喊殺聲直衝雲霄。
“城破了!”
恐慌情緒開始蔓延,徵召過來的青壯受不了壓力,開始慌忙逃竄。
“頂住!”
“快回去堵住缺口!”
任守將如何賣力吶喊,都改變不了城破的現實。
“完了!”
“全完了!”
望著滿城的烽煙,泰州知州米志祥軟倒在地。
“老爺,趕緊逃命吧!
叛軍馬上就要殺過來了,再晚可就來不及啦!”
老管家焦急的催促道。
為了降低城內抵抗力度,叛軍採取的圍三缺一,故意給守軍留下了逃命的路。
可現在敵人已經破城,城內守軍士氣渙散,根本無力組織第二波抵抗。
再不趕緊離開,唯一的逃生通道,就要被堵上了。
“逃命?
我還能往哪裡逃?
罷了,泰州失守是我的責任,沒必要牽連無辜。
福瑞,你趕緊帶著家丁,護送夫人和少爺離開。
南京右侍郎是我恩師,看在本官為朝廷死節的份兒上,他會上奏朝廷給你們爭取一份表彰。
帶著這份表彰回老家,才沒人敢打這孤兒寡母的主意。
時間差不多了,本官該上路了。”
米志祥說完後,端起準備好的毒酒一飲而盡。
在大虞朝地方官守土有責,城池淪陷他這個知州難辭其咎。此時跑路離開,事後也要被朝廷問罪。
與其被朝廷問罪,牽連家小,不如自己主動殉國,死得體面點兒。
“老爺,您一路走好!”
說完,管家福瑞對著米志祥磕了三個頭,直接帶著家丁護送哭成淚人的夫人少爺離開。
……
揚州城。
泰州失守的訊息傳來,城內本就緊張的氣氛,變得越發越發凝重起來,空氣中都瀰漫著硝煙的氣息。
所有人都清楚,泰州叛軍的下一個目標,必定是揚州城。
事到臨頭,許多勳貴子弟都慌了。
接受過軍事訓練的還好,知道基本的軍事常識,知道揚州城沒那麼容易陷落,還可以勉強保持鎮定,跟著湊數的紈絝子弟此時已經完全不知所措。
作為欽差大臣的舞陽侯,此時同樣慌了。
帶兵可以,打仗他是真的不會。
在大虞朝,軍事知識都是父輩口口相傳。哪怕是最簡單的排兵佈陣,對外界來說,也非常神秘。
在成為外戚前,他就一普通書生。擔任五城兵馬司指揮使之後,也只是讀過幾本廣為流傳的兵書。
屬於那種一看就會,一用就廢的“天才”將領。
能夠讓他認清自己,主要是得知叛軍來攻的訊息後,這麼多天硬是沒想出破敵之策。
“諸位可有破敵之策?”
舞陽侯期待的問道。
為了提高效率,這次高層會議,他只召集了五位千戶過來參加。那幫掛名的副指揮使,全部被踢出了決策層。
“大人,揚州城共有十二座城門。任何一座城門,都有可能成為叛軍的進攻重點,我們只能分兵把守。
本地官兵可能被叛軍滲透,他們只能作為輔助力量,不能倚重為肱骨。
守城重任,只能交給京中過來的將領。
當務之急是劃分防區,分配各自的兵力。”
趙亞威率先開口說道
想想也是無語,徵召青壯完成後,舞陽侯居然沒有提人員分配,現在那些人還被李牧代管著。
如果不是看李牧備戰工作做的好,把青壯管的服服帖帖,還籌集了大量的守城物資,他早就開噴了。
“十二座城門五個千戶所分,乾脆留下一個千戶所負責維護城內的治安,其他四個千戶所各自負責三座,城中兵力直接平均分配!”
舞陽侯的話,充分展示了自己做事的公平,同時也暴露了軍事小白的本質。
平均分配兵力,那是建立在士卒戰鬥力相當的情況下。
理論上,揚州城現在的總兵力接近三萬,但其中有兩萬人是拿著木棍的。
其中最有戰鬥力的是勳貴子弟帶過來的家丁,大約有兩千五百人,算得上是精銳。
其次本地的官軍衙役,具體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