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城。
吃下榮指揮使的大軍後,義軍隊伍再次迷茫起來。
這是眾多義軍的通病。
朝廷圍剿的時候,大家知道全力應付圍剿,打完仗之後,就不知道下一步該幹嘛。
受認知上的限制,缺乏長遠戰略佈局。
看著牆上懸掛的大虞地圖,黃家兄弟就直犯愁。
相較於普通士卒,他們販鹽走過許多地方,算是有見識的。
泰州只是天下一隅,想要對抗天下,根本就沒有任何可能。
最糟糕的是因為戰亂,導致糧食急劇減產。
繼續窩在泰州不動,撐不到多長時間,義軍就要斷糧了。
“大哥,現在還沒到放棄的時候,乾脆再拼一把。
姓宗的雖然賊壞,但戰略眼光還是有的。
沒有更好的選擇,那就乾脆沿用原來的計劃。
取揚州、克鎮江、奪南京,成則霸業可期。
若是不幸失敗,那就隱姓埋名,往山裡一躲。
天下那麼大,何愁沒有我們兄弟的容身之處!”
黃仁亮提議道。
霸業不霸業,那是忽悠人的畫餅。
在大軍斷糧之前,趕緊打出泰州,才是眼下最需要做的。
“你說的不錯,姓宗的確實有幾分戰略眼光,可惜就是經常脫離實際。
朝廷水師鎖江,橫渡大江攻克鎮江、奪取南京,純粹是在扯淡。
不過攻破揚州,還是有機會的。
同之前不一樣,五城兵馬司的軍隊離開,此時的揚州城內部空虛。
坐鎮揚州的欽差是清流黨人,同閹黨不是一路人。錦衣衛就算收到訊息,也不會第一時間傳遞給他。
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夠藉助官軍的身份,詐取揚州城。
倘若攻城受阻,那就繞過揚州,直接進入廬州府。”
黃仁龍讚許的說道。
選擇揚州做突破口,完全是迫不得已。
南下的道路,有大江阻隔。
就算朝廷的水師不攔截,光他們手中的幾條小船,渡江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
北面朝廷大軍雲集,高郵州的義軍岌岌可危,他們過去也只是送人頭。
二打揚州就成了唯一選擇。
“大將軍,我們再次進攻揚州,要不要叫上南通州那幾股義軍?
他們現在的處境,也不怎麼好。
聽說渡江失敗之後,他們損失了大量的精銳,現在都被官軍欺負到了頭上。
如果我們發出邀請,他們多半會同意。
合我們多家之力,一起進攻揚州,勝算還會更大一些。”
一名憨厚的中年將領提議道。
擁有共同的敵人,兩淮地區各路義軍都是潛在盟友。
“不行!”
“時間上來不及了,姓榮那狗官的假捷報,糊弄不了官府多長時間。
一旦讓朝廷的人發現了真相,定會派兵過來。
攻取揚州在於速度,絕不能有任何拖延。
傳令下去,全軍做好開拔準備,明日大軍遠征揚州。
二弟,你率領老營換上官軍的衣服,帶上幾名狗官先行,看能否騙開城門。”
黃仁龍果斷的做出了決定。
人多力量大,人多目標也大。
上一次組織聯軍圍攻揚州城失敗,他就意識到義軍聯合作戰,究竟有多麼不靠譜。
指揮混亂、將令無法統一是其次,關鍵是大家都有各自的算盤。
誰也不敢保證,到了關鍵時候會不會被盟友捅上一刀。
……
揚州城。
忙活了一陣子後,徐文嶽終於捋順了揚州事務。
明明只是掌握一座府城,卻感覺比他當巡撫的時候都累。
地方遭到叛軍禍害之後,留下了一大堆的爛攤子。
不光官員嚴重缺乏,錢糧各項物資,全部缺的厲害。
府庫中確實查抄了不少贓款,可惜在他進入揚州的前一天,就被舞陽侯秘密裝船送往了京師。
剛接管揚州城,又發生了叛軍劫獄案。等他緩過神來,東西都快到了京師。
本來可以截流自用,一下子變成了向朝廷申請撥款。
哪怕他是閣臣,該走的程式,一樣不能少。
一來一回的折騰下來,錢糧還沒見到,奏摺倒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