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送走李麗質後,獨自坐在御書房中,眉頭緊鎖。
他深知長孫無忌在朝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這樁婚事不僅是兩家的聯姻,更是朝廷內部勢力的一次重要調整。
然而,李麗質的態度讓他感到為難,他不想因為強加於女兒的婚姻而破壞了她的一生幸福。
思來想去,李世民決定採取更為穩妥的方法。他命人請來心腹大臣魏徵,希望能從他那裡得到一些建議。
“魏卿,朕有一事相詢。”李世民開門見山地說道,“朕欲將麗質許配給長孫衝,但麗質表示不喜歡。朕知道這門親事對朝局有利,但也不願勉強女兒。你有何高見?”
魏徵沉思片刻,拱手道:“陛下,此事確需慎重。婚姻大事,本應以男女雙方的情投意合為先。若強行成婚,恐日後生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況且,長孫無忌雖是重臣,但若因此事而損害了公主的幸福,難免會讓人非議陛下。”
李世民點頭贊同:“魏卿所言極是。但朕還需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以堵住長孫無忌的嘴。”
魏徵繼續說道:“陛下,臣有一計。長孫衝雖是良婿人選,但目前他尚未立下什麼顯赫功勳。陛下可藉此機會,讓長孫衝出徵邊疆,立功歸來後再議婚事。這樣既能給長孫無忌一個臺階下,也能讓長孫衝在軍中歷練一番,對朝廷亦有好處。”
李世民眼前一亮,拍案道:“好!此計甚妙。朕就以此為由,讓長孫衝出徵邊疆。待他立功歸來,再議婚事。這樣一來,既不傷及長孫無忌的顏面,也能給麗質一個交代。”
魏徵點頭稱是:“陛下英明,此計既能保全公主的幸福,又能穩固朝局,可謂一舉兩得。”
李世民站起身來,臉上露出一絲輕鬆的笑容:“多謝魏卿的建議,此事就按此辦理。你去擬一道詔書,朕明日便召見長孫無忌,將此事告知於他。”
魏徵領命而去,李世民則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的宮殿,心中暗自祈禱,希望這個決定能帶來最好的結果。
長孫無忌接到李世民的詔書後,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李世民此舉背後的深意,也明白這是為了照顧李麗質的感受。
但他更清楚,長孫衝並非戰場上的猛士,若是貿然出征,只怕凶多吉少。
長孫無忌在府中踱步,眉頭緊鎖,一時之間難以決斷。
他想起長孫衝平日裡的種種表現,心中不禁一陣苦笑。長孫衝雖聰明伶俐,卻缺乏實際的軍事才能,若真的讓他出徵,只怕會成為一場災難。
“夫君,您在想什麼?”長孫無忌的妻子見他神色凝重,輕聲問道。
長孫無忌嘆了口氣,將李世民的提議告訴了妻子:“陛下要讓衝兒出征邊關,立功歸來再議婚事。我擔心……衝兒未必能勝任。”
妻子聞言,也是憂心忡忡:“夫君所慮極是。衝兒確實不是打仗的料,若是真去了邊關,只怕會有危險。”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沉吟片刻後說道:“我必須去找陛下,說明情況。或許陛下會另作打算。”
說罷,長孫無忌立刻整裝出發,前往皇宮求見李世民。
李世民正在御書房批閱奏摺,見長孫無忌匆匆而來,心中已猜到幾分。
他放下手中的筆,示意長孫無忌坐下。
“無忌,何事如此急切?”李世民溫和地問道。
長孫無忌跪倒在地,語氣誠懇:“陛下,臣有一事相求。關於長孫衝出徵之事,臣認為不可行。”
李世民微微一愣,隨即問道:“為何不可行?”
長孫無忌抬起頭,目光堅定:“陛下,長孫衝雖是臣之子,但臣深知他並非戰場上的猛士。若讓他出徵,只怕難以完成任務,甚至有性命之憂。臣請求陛下收回成命,另尋他途。”
李世民聽罷,沉思片刻,最終點了點頭:“無忌,你的心情朕理解。長孫衝畢竟是你的兒子,你自然不願他冒險。既然如此,朕另作安排。”
長孫無忌鬆了一口氣,感激地說道:“陛下聖明,臣感激不盡。”
李世民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望著遠方的宮殿,緩緩說道:“無忌,朕知道你對長孫衝的擔憂。但朕也有自己的考慮。麗質不喜歡長孫衝,朕不想勉強她。不如這樣,朕讓長孫衝去江南任職,歷練一番。江南富饒之地,治理有方同樣能立功。待他有所成就,再議婚事如何?”
長孫無忌聽後,心中大定,連忙拜謝:“陛下仁慈,臣感激涕零。長孫衝定不負陛下厚望。”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