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決定(1 / 2)

小說:大唐鎮國公 作者:空櫻

王珪趨步出列,向李世民拱手言道:“陛下,我大唐既為天朝上國,傳一些技術予吐蕃,亦無不可。且接納些許吐蕃學子來大唐研學大唐文化禮儀,此乃教化之大功也。”

王珪神色恭謹,目光誠摯,繼續說道:“如此一來,既可彰顯我大唐之寬厚仁德,又能促進雙方友好,使吐蕃對我大唐心悅誠服,永修和睦。”

其言辭懇切,身姿微微前傾,滿心期待李世民能納其諫言。

朝堂之上,眾臣皆望向李世民,靜候聖裁。

李世民凝眸看向王珪數眼,心中甚是不悅。

果然,皆如陸通所言,吐蕃無非是欲從大唐之身薅取羊毛,以圖壯大其自身。

而世家陣營想必早已於吐蕃有所籌謀佈局,妄圖謀取其中之利益。

李世民眉頭緊蹙,龍顏陰沉,暗自思忖道:“這王珪莫不是受了世家之指使,竟出此言語。朕之大唐,豈容他人這般算計。”

他目光冷冽,猶如寒刃,直直盯視著王珪,令王珪頓感如芒在背。

朝堂之上,氣氛愈發凝重,眾臣皆屏息斂聲,不敢稍有異動。

孔穎達等儒學大師倒是對王珪所言的教化之功饒有興致,皆覺宣揚聖人之道,他們責無旁貸,義不容辭。

孔穎達等人此刻神色莊重,目光中滿是堅定與熱忱。

只見孔穎達輕撫長鬚,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吾等身為儒學之士,傳播聖人之教義乃畢生之志。若能以大唐之文化禮儀、技術知識教化吐蕃,使蠻夷歸心,實乃功在千秋之舉。”

其身旁諸位儒學大師亦是紛紛點頭,一臉懇切,彷彿已看到那番文化昌盛、四海歸心的美好景象。

長孫無忌與房杜等人卻是緘口不言,他們已然和李世民私下會晤過,深知李世民心底之想法,現今亦樂得作壁上觀,瞧這一場好戲。

長孫無忌雙手抱於胸前,神色淡定,目光偶爾掃過眾人,卻又迅速收回,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心中有數。

房玄齡微微眯眼,捋著鬍鬚,嘴角噙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

杜如晦則負手而立,身姿挺拔,面色沉靜如水,彷彿眼前的一切皆在預料之中。

這幾位重臣皆氣定神閒,於這紛擾朝堂之中,自成一方寧靜之所。

李世民見孔穎達等儒學大師亦摻和進來,不禁略感頭疼。

李世民輕揉眉心,神色略顯疲憊,嘆道:“朕知曉爾等皆為大唐之興盛著想,然此事關乎重大,牽一髮而動全身。吐蕃求親與技術交流之事,須得從長計議,權衡利弊,方能定奪。”

其聲音沉穩而有力,透著帝王的威嚴與審慎。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眾臣皆垂首恭聽聖諭,不敢多言。

李世民目光轉向吐蕃使臣,言道:“若吐蕃無有異議,便先依朕之所言而行。日後吐蕃表現俱佳,再議文化技術交流一事。”

李世民龍目炯炯,威視吐蕃使臣,語氣堅定而不容置疑。

其身姿偉岸,散發著無上的皇者威嚴,繼續說道:“朕念及兩國情誼,已給出可行之策。望吐蕃誠心踐行,莫要負了朕之期望。待時機成熟,再論其餘。”

吐蕃使臣聞言,趕忙俯身應諾,不敢有半分違逆之色。

吐蕃使臣雖未獲心之所欲,卻也算是邁出了重大的一步。

況且,只要能夠順利求娶大唐公主,技術此般事物,總歸會覓得時機獲取到手。

吐蕃使臣們暗自思忖,為首者目光閃爍,心中暗道:“此番雖未全然如意,然已開此端。只要公主下嫁,往後徐徐圖之,大唐之技術定能為我吐蕃所用。”

他們相互對視,微微頷首,雖面上仍帶恭敬之色,心底卻已打起了算盤,只盼著這求親之事能早日功成。

吐蕃使臣對著李世民俯身叩首謝恩,齊聲高呼:“多謝大唐皇帝陛下,吐蕃對此毫無異議。”

只見這些使臣們畢恭畢敬,額頭觸地,聲音洪亮而整齊。

為首的使臣身軀微微顫抖,心中雖仍有不甘,但也知此刻唯有應承方能保住局面,暗自想道:“暫且應下,待歸吐蕃再作計較。”

其餘使臣亦是神色莊重,在這大唐的朝堂之上,盡顯謙卑之態。

最終,大唐與吐蕃達成共識。大唐願下嫁一位宗室女子予松贊干布。

那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微風拂過幔帳,絲絲縷縷的陽光斜照進來。

李世民高坐龍椅,神色威嚴而莊重,俯瞰著下方的群臣與吐蕃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