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世家覬覦之心不死(1 / 2)

小說:大唐鎮國公 作者:空櫻

吐蕃使臣聽得李世民這般言說,頓時汗如雨下,身姿顫抖不止。這大唐皇帝陛下竟反將一軍,將此難題丟回。

只見那使臣面色慘白,豆大的汗珠自額頭滾滾而落,眼神中滿是惶恐與不安,心中暗忖:“此番如何是好?大唐皇帝如此質問,若應對不當,怕是難以善了。”

就在吐蕃使臣茫然無措,不知如何作答之時,王珪挺身而出,對著李世民恭敬拱手說道:“陛下,我天朝上國之威嚴斷不可冒犯。既然山匪出沒於夏州建設兵團之地界,那麼夏州建設兵團確有不可推卸之責。

原本文成公主和親吐蕃一事早已傳達至夏州建設兵團,然其並未及時清理匪患,此中罪責著實不小。

當然,吐蕃亦難辭其咎。

臣認為應當對夏州建設兵團予以責罰,也要對吐蕃加以訓斥,責令其找回文成公主。”

王珪神色肅穆,言辭懇切,繼續道:“如此方能彰顯我大唐之公正嚴明,維護邦交之穩定。”

吐蕃使臣聽了王珪的說法之後,心中腹誹不已。

他們上哪去找文成公主?

在祿東贊回到吐蕃之時,松贊干布便派人在兩界山附近大規模搜尋一番,卻是半點蹤跡都未曾尋到。

說不定,說不定如今文成公主早就被那群山匪給糟蹋了,亦或者已然被殺人滅口。

只見那吐蕃使臣眉頭緊皺,眼神中透著焦慮與無奈,暗自思忖:“這可如何是好?大唐這邊咄咄逼人,可我們也是無計可施啊。”

不過,眼下確無更優之法。

王珪此般舉動,分明乃是在為吐蕃尋階梯而下。

吐蕃使臣亦非愚鈍之輩,當即順著王珪的話,向李世民說道:“大唐皇帝陛下,我吐蕃定會傾盡全力尋覓文成公主。”

只見這吐蕃使臣神色恭謹,言辭懇切,俯身再拜,接著道:“還望陛下寬宏,給予時日,我吐蕃定當不辱使命,尋得公主,以全唐蕃情誼。”

李世民龍顏不悅,雙眸直勾勾地盯著吐蕃使臣。

這吐蕃竟欲這般輕易便將此事接過,怎有可能?大唐豈能失了顏面?他李世民又豈能失了顏面?

李世民面色陰沉,目光如炬,心中憤懣難平:“朕之大唐,威加四海,豈容爾等如此敷衍了事!此事若不妥善處置,朕之威嚴何存?大唐之威望何存?”

不過李世民亦未過於咄咄逼人,隨後說道:“但朕亦非不通情理之人,朕予你們一月之期,倘若尋不迴文成公主,就休怪朕令夏州建設兵團,兵臨吐蕃邊境。”

李世民威坐龍椅,神色嚴肅,目光冷冽,接著道:“朕之容忍亦有限度,望爾等切莫辜負朕之所望,速去行事。”

吐蕃使臣聞言之後,匆忙退下。待到吐蕃使臣離去之後,王珪趨前對李世民問道:“陛下,那對夏州建設兵團的處罰一事,該當如何?”

王珪微微躬身,神色恭謹,目光中帶著探尋,繼續道:“此事關乎軍律綱紀,還望陛下明示。”

李世民見王珪緊揪著夏州建設兵團不放,心中微冷。

他轉頭看向王珪,問道:“哦?那王愛卿以為該如何處置?說來聽聽。”

李世民目光如劍,直直刺向王珪,面色沉凝。

只見王珪拱手,而後說道:“陛下,臣以為,應當將太子殿下和盧國公進行撤換。此番事件,已然影響到了我大唐於諸多外邦眼中之形象,應當及時進行撤換,令夏州建設兵團,以此事作為警醒,亦可令外邦心服口服。”

王珪神色鄭重,目光堅定,繼續道:“如此方能彰顯我大唐律法之嚴明,以正視聽,安外邦之心。”

世家官員紛紛出列,皆贊同王珪的說法,齊聲請李世民對夏州建設兵團的大都護和副大都護等人進行撤換。

只見一眾世家官員躬身行禮,神色懇切,七嘴八舌地說道:“陛下,此事關乎大唐威嚴,當速速決斷,撤換其職,以正綱紀。”

他們目光急切,似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李世民看著王珪和一眾世家官員,心中冷笑。隨後開口問道:“那你們認為該換誰去夏州建設兵團呢?”

只見王珪與世家官員們面面相覷,一時無人應答。

他們雖力主撤換太子殿下和盧國公,卻未料到李世民會有此問,實未想好合適人選。

王珪眉頭微皺,思索片刻後,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臣以為英國公李積可擔此任。其軍事才能卓越,作戰經驗豐富,又曾參與諸多戰役,戰功赫赫,必能將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