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主帥人選(1 / 2)

小說:大唐鎮國公 作者:空櫻

群臣聞此言,皆是一凜,紛紛斂容正色,整飭衣冠,不敢有絲毫懈怠。

頃刻間,殿內秩序井然,眾人重歸肅穆,按班就列,靜候聖諭。

“唐愛卿,不知國庫若何?”李世民見眾臣皆已各歸其位,殿中肅靜如水,遂目光微沉,轉向戶部尚書唐儉,語氣平和卻透著一股不容忽視的威嚴,緩緩問道。

“啟稟聖上,現今國庫雖經多番開銷,然尚算充裕,未至枯竭之境。”唐儉聞詔,即刻邁步而出,躬身作揖,言辭間透露出一絲謹慎與穩重,繼而詳述國庫現狀,力求讓聖上心中有數。

“如此,能否足以支撐十萬雄師遠征吐谷渾?”李世民聞言,眉頭微蹙,目光如炬,隨即開口追問,語氣中既含期盼又不乏憂慮,顯然對此次出兵之事頗為重視。

朝堂之上,諸位世家高官互遞眼色,皆以微妙的眼神示意於唐儉,暗中傳遞著莫要輕易許諾軍資之意。

反觀一眾武將,個個目光炯炯,神情急切,那般熱切注視之下,令唐儉心中不由生出幾分忐忑與不安,彷彿置身於萬箭穿心之境。

唐儉心中明鏡似的,知曉李世民此番決心已定,誓要親征吐谷渾,而國庫充盈,實則足以支撐此次遠征,其間並無太大壓力。

然則,朝中諸事紛繁複雜,非一言可盡,唐儉深知此中利害,不敢有絲毫懈怠。

“啟稟陛下,國庫豐足,足以支應此次征討之需。”唐儉躬身對李世民說道。

朝堂之上,文官心中暗自嘆息,無奈之情溢於言表;而武將們則振奮不已,歡聲雷動,恰似冰炭不同爐,各懷心緒。

“好!既如此,便商議一番,看誰堪當此任,領兵出征。”李世民面露悅色,眉宇間洋溢著振奮之態,話鋒一轉,便將話題引向了更深一層。

侯君集聞此言,即刻挺身而出,毫不遲疑地請纓上陣,言辭慷慨激昂,願為大唐傾力,蕩平吐谷渾。

李大亮亦不甘落後,緊隨其後,毅然出列,表露心志,願同袍澤並肩作戰,共赴戰場。

高甑生與執失思力、契苾何力等人亦是熱血沸騰,爭先恐後,各展雄姿,紛紛出列請命,誓願披肝瀝膽,追隨主帥,共克時艱。

唯有李道宗,其態度卻稍顯冷淡,並非如他人般踴躍。身為宗室之將,與李孝恭同脈,心中自有考量,不願過分張揚,以免招致非議。

秦瓊與張公瑾雖志猶存,然力弗逮矣。自張公瑾從滅東突厥之役後,體漸衰頹,迄於今,與秦瓊相類,皆困於沉痾,同病相憐,若難兄難弟耳。

秦瓊服下陸通所賜之滋補氣血的靈藥後,面色漸復紅潤,體魄亦稍見恢復。然則此等傷勢非一朝一夕可愈,仍需靜心休養,徐徐圖之,不可急於求成。

柴紹年歲已高,歲月在其身上留下了諸多痕跡,故而意興闌珊,不願再涉烽煙,出征沙場。

李世民見群臣之中,武將們爭先恐後地請命出征,心中甚慰,然其心之所向,主帥之選非李靖莫屬。

奈何李靖因病辭官,隱居家中,不得其用。

至於李積,雖亦是一代名將,然較之李靖,終究稍遜一籌。

侯君集心懷壯志,意欲謀得主帥之位,期以此為契機,在軍中揚名立萬,擢升己身之地位。

侯君集見李世民凝眉深思,久久未有定奪,心中不由焦躁,暗忖陛下心中怕是已有屬意之人選矣。

“主帥之任,容朕三思。”李世民言罷,內侍隨即高聲宣道:“有事速奏,無事退班。”

退朝之後,侯君集心中仍牽掛著那帥印之事,暗自忖度,自己文韜武略,絲毫不遜於朝中諸將。所缺者,不過是一次證明己身的機會罷了。

申時已至,李世民換上一身便裝,悄然離宮,徑直往李靖府邸而去。李靖雖年事已高,然其英氣猶存,非不能戰。至於何以託病隱居,其中曲折,知者自明。

李靖府邸的管事見是李世民駕臨,非初次相見,正欲行禮高呼“陛下”,卻被李世民輕輕一擺手止住。

世民只低聲吩咐道:“不必多禮,煩請引路,欲見令公。”

言罷,便隨管事緩步入內。

管事引著李世民與內侍來到李府前院,但見李靖正與膝下孫兒嬉戲,歡聲笑語間盡顯天倫之樂。

紅拂女則在一旁輕手輕腳地做著女紅,針線穿梭間,那份嫻靜彷彿連時光都變得溫柔起來。

李靖聞得腳步聲漸近,回首一望,卻見李世民緩步而來。

一時之間,李靖心緒難平,急忙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