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帝王心術(1 / 2)

小說:大唐鎮國公 作者:空櫻

百騎司將范陽盧氏與清河崔氏拜訪侯君集一事詳實彙報給了李世民。李世民凝望著手中的情報,眉頭緊蹙,猶如峰巒聚簇,不知在想些何種要事。

只見李世民端坐於御案之前,面色沉凝,目光深邃似海,那緊蹙的眉頭之下,思緒如潮翻湧。

身旁的宮人們皆屏息斂聲,唯恐驚擾了這位帝王。

最終,李世民長嘆一口氣,緩緩起身離開御書房。李世民移步來到立政殿,他與長孫皇后於庭院之中一同漫步,確是有些心不在焉。

但見李世民神情恍惚,腳步略顯沉重,雖與長孫皇后並肩而行,目光卻遊離不定。長孫皇后秀眉微蹙,輕聲問道:“陛下似有心事,可否說與臣妾聽聽?”

李世民微微搖頭,望著滿園春色,卻是無心欣賞。

長孫皇后見李世民不願言說,便也不再追問,心中暗自思忖:“許是朝政之事吧。”

長孫皇后蓮步輕移,伴在李世民身側,美眸流轉,雖心有疑惑,卻也深知帝王之慮,不可輕易探詢,只溫婉淺笑,默默相隨。

未過幾日,侯君集與范陽盧氏庶出之女聯姻的訊息便如風般傳遍了長安,一時間引得諸多朝臣心中驚駭難抑。

但聞此訊,長安城中眾朝臣皆驚詫萬分,或交頭接耳,或暗自揣度,那惶恐不安之態盡顯於顏。

街頭巷尾,議論紛紛,皆為此事而驚,唯恐朝局因此生出諸多變數。

倒是李世民對此頗為淡定,亦未曾召侯君集進宮敘談,彷彿李世民心中對此已然表示默許一般。恰恰正因如此,世家們心裡面亦有些忐忑不安,全然不知李世民心底究竟是作何想的。

李世民於朝堂之上神色如常,未見絲毫異樣,仿若此事未曾入其耳目。

而世家諸人卻如坐針氈,日夜揣測聖意,深恐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暗藏著驚濤駭浪,不知何時便會將自家捲入其中。

其他世家心中暗暗埋怨范陽盧氏,此種大事怎未與其他幾家相商,便如此這般和侯君集聯姻了。要知曉,此前侯君集向來皆是李世民一黨,如今范陽盧氏如此明目張膽地行此舉措,難道就不懼引起李世民的猜忌與忌恨嗎?

諸世家於私下裡紛紛低語指責,面色陰沉如水:“范陽盧氏此舉未免過於莽撞,全然不將吾等放在眼中。這般貿然行事,倘若觸怒天顏,恐將牽連吾等,實乃不智之舉!”

眾人皆憂心忡忡,對范陽盧氏的自作主張惱怒不已。

不過范陽盧氏對此並未太過在意,其范陽盧氏便是要力挺侯君集,欲在李世民的心中釘上一根刺。

范陽盧氏自恃家族底蘊深厚,權勢滔天,全然無懼他人非議。其族中主事者心中暗忖:“吾等便是要藉此舉,讓李世民心生嫌隙,攪亂這朝堂風雲,方能彰顯吾盧氏之威。”

那驕狂之態,溢於言表,全然不顧此舉可能引發的雷霆之怒。

侯君集本以為李世民定會惱怒,卻未曾料到,李世民反倒遣人給他送了些賞賜,還派宮人傳話說侯君集的兒子儀表堂堂、一表人才,日後定有大成就。

侯君集聞此,滿心狐疑,暗自揣測:“陛下此舉究竟是何意?莫不是欲先穩住我,而後再尋機發難?”

他眉頭緊鎖,陷入沉思,心中愈發忐忑不安。

侯君集不懼李世民斥罵於他,獨獨懼怕李世民緘默不言,還笑嘻嘻地給他賞賜,實是太過反常。

侯君集於府中踱步,憂心忡忡,喃喃自語道:“陛下若怒,吾尚可應對。然此般反常之舉,實令吾惶恐難安。這看似和善的賞賜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深意?莫不是那暗潮湧動,危機四伏?”

想到此處,他不禁冷汗涔涔,面色愈發凝重。

涇陽縣陸家莊,陸通頗為繁忙,其常常攜著李泰穿梭於涇陽縣的諸地,詳察各地學校的建設進展之況。

陸通身負重責,無暇休憩,時常與李泰並肩而行。但見他們馬蹄疾疾,塵煙四起,所經之處,村舍錯落,田陌縱橫。陸通神色凝重,目光專注於那一處處施工之地,心憂建設之速,唯恐有半分延誤。

這段時日,欽天監的袁天罡與李淳風亦時常來涇陽縣拜謁陸通,雙方彼此求學問道,關係愈發親近。

但見那袁天罡仙風道骨,李淳風儒雅翩翩,二人聯袂而至陸家莊。

於庭院之中,清茶相伴,明月為友,或談經論道,或研討術數,時而高談闊論,時而低語切磋,彼此傾囊相授,誠心求教,情誼也在這一次次的交流中日益深厚,猶如春風化雨,潤澤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